孟肖华这人别看他素日里吊儿郎当的,这回倒真像那么一回事儿了。
他竟然找人过来改修了倒塌的老戏台,甚至在曹新明的资金支持下,给秦腔团里添置了一些全新的演出设备,连演员的工资都做了涨幅调整。
如此一来,大家倒真是愿意死心塌地地跟着他了。
孟肖华站在戏台的下方等着陆逢英来,见她往这走,老远就朝她挥了挥手,“陆团长,这儿这儿呢。”
昨天,陆逢英、孟肖华和曹新明三个人一起碰了头。孟肖华大概是听了曹新明的话,主动将戏团的管理权交给了陆逢英,而他只负责出去跑业务,挣的钱三个人一起平分。
刚开始,对于这个决定孟肖华多少有些不满意,他觉得他是组织者,多少在分钱上要占大头。
曹新明敲了一下他的脑袋说道,“如果没有陆逢英他们这些演员,光你一个人出去跑业务有什么用?再说了我是有钱,但我这钱不投资到秦腔剧团上,我这个钱慢慢地也就不值钱了。”
果然是在外面见过大风大浪的人,眼界与幸福镇的这些人是不一样的,他说什么孟肖华都听。
对于这样的人事安排,陆逢英也比较满意,她没有提出特别多的要求,仅仅只是希望孟肖华出去跑业务的时候可以带带蔡礼萍。
孟肖华爽快地答应了。
谁都清楚他的那点小心思,出去跑业务带上蔡礼萍,很多琐碎的事情他就可以不用干了。
陆逢英站在翻新的戏台子下面望着天空,沉思了片刻,又看着戏台子上面你一言我一语的“孩子们”。
她恍惚了。
幸福镇的秦腔剧团又回来了,可是却又什么都不一样了。
对于未来是什么陆逢英不知道,毕竟她已经是一个快60岁的人了。
但对于秦腔,她知道这是她一辈子坚守的梦想。
从这一刻开始,陆逢英开始了她长达30年的秦腔传承之路。
而另一边,远在乌鲁木齐的蔡柔嘉也得到了消息,从前在机械厂上班的同事打电话告诉她:陆逢英又跟孟肖华合作了。
火急火燎的蔡柔嘉恨不得立马买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