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还有更离谱的,荆州左边毗邻的宜昌府,府城兵力更少,甚至达到了当阳起义,宜昌府城震怖的程度。
再把整个湖北摊开算一算,全部加起来,满打满算,应该能凑个一千清军。
剩下的?
剩下的都被湖广总督、荆州将军、湖北巡抚三个人才,带去了湖南镇压苗人去了。
关键,镇压了一年,都没打掉,反而越打,反清的越多,还有汉人百姓也加入了。
冯修永忽然问了一句:“大将军,小人斗胆请问,您手中盒子里放的可是清狗巡抚的行在大印?”
废话,不是大印还能是什么?
他天天跟在惠龄屁股后头,连装官印的盒子纹路都记得清清楚楚,哪能认不出来。
聂宇问道:“你想干嘛?”
冯修永闻言似乎“松了口气”,又接着说道:“大将军,您把这方大印借给学生,学生可以为大将军伪造一封巡抚手书,骗开枝江县的城门!”
“小人”变成了“学生”,还愿意伪造巡抚手书,帮他骗开枝江县的城门。
这是在立投名状了!
冯修永想的明白,自己现在被俘虏了,又是一个文弱书生,跑是肯定跑不了的,说不好连命都不一定能保住。
要想保命,只能从贼,或者说投奔义军。
至于以身殉国?
他凭什么以身殉国,能来做幕僚师爷的,都是考科举考不上,年纪又大了,自觉没啥仕途机会,才来赚钱和谋划一些人脉关系的。
他要以身殉国可以,但清廷肯定不会认。
一个县令,殉国了,清廷可能还给个追封,他一个师爷死了,清廷了不起就记一笔:“某年某月某日,白莲教造反,杀若干人……”
嗯,里面的“若干人”就包括了“壮烈殉国”的冯修永。
那这不是白死了吗?
当然,要只是这样,冯修永还不至于要纳投名状。
他从昨日白天到现在,一直都有偷偷观察这些义军,不像所谓的乌合之众,反而比他见过的官兵还要更为军容肃整,而且精气神十足。
就凭这一点,冯修永觉得,聂宇可能会成事!
“好!”
聂宇突然一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