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5)页
在场就有几个僧人仍是油头大脸,可没有丝毫营养不良之态。
    而且长寿寺的副业在洛阳城中也是名气不小,单单张岱所知,除了那座质库之外,还有平安笺之类的文创产品,薄薄一张纸笺卖到数贯乃至十数贯,暴利的可怕。
    显然这惠安和尚是在夸大其词,又或者还有其他的原因令这寺庙经营如此窘迫。
    “张公子所出洛下名族,户中又有亲长于此诚心礼佛,既有所问,不敢隐瞒。”
    惠安闻言后连忙又欠身道:“日前官府所究田园事,寺中确有所涉,皆维那处事不周,纵容僧众私纳信士宅田,查实之后各令发还,不得其主者则没官,涉事群僧亦皆受诘。
    然而之后功德使鞫察课业,群僧经业不举,首座、寺主皆受发落……”
    寺院中的维那是一个管事的僧职,类似武侠小说中所说的戒律堂堂主,在寺院中也属于实权人物,与首座、寺主并称为寺院的三纲,如果比拟朝廷,那就相当于御史大夫。
    王元宝对长寿寺的真实情况也了解不深,此时听这新任的寺主解释才知寺庙所犯不只一事,寺中的维那已经因为田事而遭到了河南府的追究惩罚,首座、寺主却是因为别的事情受罚。
    唐代的和尚出家之后并不是万事大吉,每年还要进行佛法考试,类似科举帖经一样,针对佛经文义进行考核,如果不能达标,那是要遭受惩罚的。如果太过荒废佛业,不只要除其僧籍、收回度牒,严重些的甚至还要处以刑罚。
    不过规定是规定,实际执行起来又是另一回事,大部分的佛经考核其实也就是走个过场,一般情况下并不会深入细致的进行纠察。
    但是长寿寺这一次就遭遇到了不一般的情况,寺中有僧籍的僧人上百个,结果考核佛经合格的竟然不足一半。
    这些僧徒自然难免受罚,负责传法的首座和主持寺庙事务的寺主自然也跑不了。他们不只要承担荒废举业、怠慢佛法之罪,甚至还要因过往的亵渎而进行追赃。
    寺庙违法犯禁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毕竟沙门本就是方外之地,不遵人间法律只要能受得住刑罚,大家也不会因此而小觑。
    但是你当和尚居然不会念经,那问题可就大了。那些善男信女们再怎么愚钝、乐于奉献,最起码的一点也得是认
第(2/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被赶回乡下后,我带着全家暴富逆袭洪荒之燧火不熄全民领主:开局一座闹鬼金矿神秘消失的天才少女嫁给病秧子后,王妃抄家被流放了被赶出豪门,假千金马甲捂不住了重生动作巨星:从好莱坞开始克系执法官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