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关照?
    还得多多?
    就跟触发敏感被动技能似的,赵安立时低头看向名单。
    嗯,府学好苗子还不少,足足十七个呢。
    再次抬头时,一脸关心下一代成长教育的长者模样,面带笑容点头道:“既然是咱府学的好苗子,无须江大人多说,本官也定是要关照的。”
    从前的“下官”变成“本官”,听在江教授耳中一点也没有不适,事实如此嘛。
    自顾自坐下也笑着说道:“是滴,是滴啊,都是好苗子,如第一位张同学读书向来努力,往常府学小考科科第一,这次参加府试怎么也能拿个小榜眼的。”
    “小榜眼”说的是第二名,民间于童生试的讨喜说法,不过第一名不叫“小状元”,而叫“小案首”。
    “同学”一说听在赵安耳中有点奇怪,感觉跟时代格格不入,却不知乾隆朝严禁文人结社,禁社兄、盟弟等称呼,只许以“同学”互称,后来延伸到各地官学。
    因此“同学”一词尽管过去就有,但正式成为学生的指定称呼就是乾隆朝,后世只是沿续此叫法而矣。
    “还有这位孙同学,打小聪慧过人,五岁就能熟读《千字文》,六岁于《百家姓》倒背如流这次府考先生们说孙同学起码能进前二十为甲等。”
    “这位小廖同学也厉害,当初在乡下社学读书时就是第一名,府里特意把他要来就是不想他在乡下耽误学业”
    “这位小张同学虽说上次府试没有过关,但这两年学业已经精进不少”
    “”
    江教授接连点评了名单上的六位同学,赵安这边也不插话,只不时跟着点头,或做出“噢”的表情。
    完全配合,连带着对前任江教授也十分客气。
    见状,江教授不由也放开了些,顺了顺胡须不无感慨道:“这次府考,府学有望力压下面县学夺得今年府试第一,上回府学争得第一还是乾隆五十年的事,眨眼都过去五年喽。”
    “噢?”
    赵安好奇,扬州府学作为扬州最好的重点中学怎么干不过下面中学的。
    一问才知是被泰州的州学给干了两次。
    泰州的州学为何如此牛掰?
    因为泰州文脉比扬州还厉害呗,前明就出了有名的泰州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被甩后,我一周一首霸榜金曲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我一个特技演员疯狂整活很合理吧让你下山娶妻,不是让你震惊世界!破晓时我们转向东方炼器修仙传重生:重男轻女的我彻底悔悟重生:病女有毒我入职监察室,咋全国都慌了夺走女主的真命天子,本女配不认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