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年,苏婳一直埋头苦干,不爱跟村里人打交道,日子过得再苦,也一直记着林长征的话,说她是军属,要处处争先,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村里人一直以为苏婳那么能干,只是因为身为军属思想觉悟高,不喜欢跟他们这些农村老娘们儿打堆儿。哪里能知道,她是因为不干活,两个孩子就没饭吃!
李婶子又气又急:“你个傻女子,你怎么就不知道找我们借钱?”
苏婳抽泣着道:“长征不让。他那个人重面子,我要是找你们借钱,他肯定又该说我丢了军属的脸面。”
当初苏婳救了狗娃子,李婶子一家专门送了不少东西去感谢她。
结果林长征专门写信回来批评了苏婳,说她收别人的东西,思想觉悟有问题,愧对军属这个称呼。
苏婳只得把李婶子家送的东西还了回去,还为了不让人觉得她挟恩图报,故意疏远了李婶子一家。
李婶子气得直咬牙:“这个林长征,真不是个东西!他自己带着嫂子在部队吃香喝辣,对你们母子不管不问,竟然还不许你找别人帮忙!”
“你也是个傻的,男人明明有出息,还把自己弄成这样。要我说,你就该带着孩子找过去。你那大嫂现在可是单身寡妇,你就不担心她……”
她和苏婳关系不是很亲近,有些话她想说,但又不好直说,只得换了个说法。
“听婶子的劝,带着孩子找过去。你明明是个军官太太,凭啥要在乡下吃这种苦?就算不为你自己想,也得为两个孩子想。大宝眼见就要上小学了,你就舍得让他在咱们这乡下地方被耽误了?”
他们村子小,还穷,村里没有学堂。孩子们想上学,得走好几里的路去别的村,这一来一回就得十好几里路呢。不少孩子就是因为路程太远,上着上着就不肯去了,小小年纪就跟着父母在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
苏婳擦了眼泪道:“婶子和我想到一块儿了,我确实打算这两天就带着孩子们去部队找长征。”
李婶子这下高兴了起来:“你能这么想就对了!”
“对了小苏,你去找长征,有路费吗?没有的话,婶子先借给你一些。”
苏婳救了自家的小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