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在宏大叙事中做文章。
这种螺蛳壳中做道场,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与接触过的。
“如何做到呢?”
“第一种角度:流动性溢价。就是以己一技之长同敌方竞争,争夺空间与时间上的优势。”
“如明末李自成建立‘五营军制’,实现日行180里的机动能力。而明军只能日行60里,这就形成3倍时空优势。行兵布局就可以很从容了。”
“第二种:认知域作战。就是要深入了解敌人认知上的缺陷。”
“如元末张士诚利用元朝人迷信,在苏州搞出个‘二十八个江南天子’,让元廷误判威胁方向,为自己夺取高邮创造了战机。”
“第三种:生态链打击。就是利用生物摧毁敌方的生产体系。”
“明末农民军就有释放数万头梅花鹿,啃食庄稼引发次生灾害,使地主武装后勤崩溃速度加快40。”
“原来是这样。就是盯着对方行政运行,以及军事行动的配合的各个方面进行进攻。”
张良开动聪明的大脑,刹那便明白了。
“你,明白啥?”
刘邦对于涂羽所讲,他只是记住了所讲。
但是,想窥探其中揭露的逻辑,并没有一点思路。
“他的意思就是说,用于军事的资源,它来源于生产、运输、分发使用等多个环节。”
张良想了想,便将自己的理解向刘邦说明。
“这些环节多而杂,敌方是没有能力完全维护好的。”
“为了竞争中获得优势,可有针对性的集中资源培养出自己的优势。”
“那么对方的认知、行动上的漏洞,己方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让对方大量消耗自己的资源。”
“这是把战争定义为比拼消耗资源的争夺,不是我们如今认知的胜负观念。”
“人也是一种资源。”
“一种很冷酷的思考方式。”
刘邦陷入了思考,同时,萧何等人也感觉耳目一新。
“资源积累,更简单说,是让起义成果经过制度转换成资源。”
接着传来天幕的声音,继续着传到天下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