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些人胆敢正面攻击军队,朱雄英有信心在百米外就解决他们。不过,这些蒙古高手擅长轻功,移动速度快,一旦逃走,军队也很难追击。
所以之前朱雄英并没有太关注这些高手。再说,即使他们想刺探军情,朱雄英对此也不放在心上。虽然现在大军即将渡江,但他坚信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蒙古人肯定搞不懂中央军的真实打算。
他们肯定也没想到,中央军的目标其实是袭击蒙古的粮仓。
毕竟,蒙古人自己肯定不会料到这一点。
现在,中央军已经知道了蒙古帝国粮仓的具体位置。
就算很多优秀的蒙古将领都不知道粮仓的确切地点。
就连朱雄英审问过那些蒙古将领,也没找到答案。
这些将领虽然在蒙古大军里,但属于边缘角色,根本接触不到这种核心秘密。
要知道,在古代,粮仓位置是最关键的秘密之一。
粮仓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整支军队的生死存亡。
就像《三国演义》里的官渡之战。
袁绍和曹操对峙了很久。
曹操一度陷入劣势。
朱雄英小时候读这段时觉得很奇怪:
曹操眼看快撑不住了,怎么突然就反败为胜?
袁绍那边才输了一场小仗,怎么就彻底崩溃了?
他以为写得不够真实。
后来他来到明朝,见识了真正的战争,才明白:
袁绍失败不是因为一次小败仗,而是粮仓全被端掉了。
在古代,粮食才是军队的根本。
谁掌握了粮草优势,谁就能赢。
至于士兵,其实并不太忠于将军或皇帝。
他们留在军队里主要是因为严格的军纪,逃都逃不掉。
还有就是因为没别的出路。
古代时,粮食稀缺,百姓活命不易。普通人家若想生存下去,往往不得不考虑当兵这条路。
士兵们最初入伍多因利益驱使,一旦没了好处,他们可能就会离开。因此,古代军队的军饷一直很高,这是留住士兵的好办法。毕竟,军营里有钱可拿。
但要是军饷拖欠,就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