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要花很多粮草钱,这些钱粮哪来的?还不是从咱老百姓身上搜刮的。这些年朝廷老向咱们要钱,弄得现在大家都穷了。
归根结底都是贾似道的错,要是他不任用亲信、迫害忠臣,大宋不至于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很多人都被他坑过。现在看贾似道失势了,那些曾经遭他打压的大臣们,恨不得上去踩两脚。不少人开始对他群起而攻之,纷纷喊着让皇上杀了这个大奸臣。
谁能想到呢?刚开始他还权势滔天,朝中大多是他的党羽。焦山一战,他带着这些人全完了,只他自己逃命去了。如今朝中没人替他说好话,大家都恨他。
这贾似道也太不知好歹啦!他难道没察觉到自己已成了天下公敌?即便他真有起死回生的本事,一直躲着也就罢了,如今还敢露面,分明是找死。
今日这贾似道非死不可!这么多人都在这儿看着,我不信他还能逃得掉,更不信他能再次复活。
贾似道真是坏透了,纵观华夏千年历史,他绝对是头号奸臣。把我们大宋糟蹋成这般模样,无论如何都不能饶他。
最重要的是,他还刺杀了谢太后,这简直是大逆不道。仅凭这一点,我就得把他杀了。
唉,要说这事有点儿尴尬。昨日听说谢太后被贾似道所害时,我恨不得拼上性命也要替她报仇。可今天才明白,原来谢太后竟是如此愚钝,临安最后的希望全靠她,结果她却把这点儿余地都败光了。
虽然这样说有些大逆不道,但我还是同意一个说法:当年明军刚到临安,单看士兵的气势就知道这支队伍不简单。甚至不用看他们打仗,只瞧一眼朱雄英那个皇帝,就能明白明军的实力绝非我朝军队能比。
尽管如此,百姓们提起谢太后时也觉得尴尬,但大家都一致认为贾似道该死。于是现场气氛就变得微妙起来。
其实这事因谢太后遇害而起,赵椹决心抓住贾似道为太后伸冤,双方就这样对立起来。围观的人也都来了,想看看皇帝怎么处置贾似道。
但不知从何时起,这些人也跟着激动起来,全都想让贾似道去死。
或许吧,在最开始的时候。
贾似道在临安城里做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