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
结果似乎越来越不对劲。
好像。
蒙古大军一路南下,也没发生什么奇迹。等啊盼啊的救世英雄始终没来。
可即便如此,百姓们依旧不急。
毕竟那时节,朝廷手里还有几十万兵呢。
只要撑得住,大宋的军队里就一定会出个新的战神。
临安城里的人差不多都这么想。
他们并不太着急。
甚至很多人照旧寻欢作乐。
有句诗可以佐证:
商女不知愁,隔江犹唱楼台月。
临安照样纸醉金迷。
直到焦山之战的消息传来,所有人都惊呆了。
原来大宋所有精锐都在这场战斗里全灭了。
这对百姓来说其实没什么意外的。
毕竟这些年,大宋几乎就没打赢过仗。
大家都习惯了军队的疲软表现。
要是哪天大宋军队不这样了,大家才会更吃惊。
原本听到一场败仗也就司空见惯了。
这次却不同。
以前大宋虽常败,但也无妨。
毕竟就算输了,各地还有驻军,大宋的根基还在。
只要有个厉害的将领出现,就能带兵把蒙古人赶走。
现在可好。
焦山之战后,大宋已经完全没有可用之兵了。
建康城勉强有几千守军。
可这些人得守着建康城呢。
能不能守住临安都是问题。
对朝廷来说,这简直是灾难性的。
临安城里只剩五千多黑云都的士兵,要守住整座城都够呛,更别提跟蒙古大军打硬仗了。可当时大多数百姓压根不知道这事有多严重。
普通百姓哪懂这些?他们没渠道了解真相,就算听说宋军在外头吃了败仗,还是该吃吃该喝喝,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他们对将军们的情况一无所知,还以为朝廷手里的军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呢。
实际上,朝廷里有些人心里明白得很——焦山那一战几乎把所有精锐都拼光了。现在宋朝手里什么部队都没剩下,就算想重新招兵,从头训练新兵打仗,也得花不少时间,而眼下这情况根本等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