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姑娘的摊子不但没有因为这事儿萧条下去,反倒威名远扬,大伙儿都觉得她是个人物,上赶着来买杜家的猪肉,那些男子更是小心翼翼,生怕被误会之后剁了手。
杜姑娘风风火火,爽朗大方,与谁都能聊得来,在村里城中名声都不错。
按理说,内外能顾的姑娘可谓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香饽饽,可杜家明过态度,杜姑娘不会嫁人为妻,只会招人入赘,这便让不少人望尘莫及。
杜姑娘将他背回家中养着,免不了有些邻居开始说闲话,倒不是说杜姑娘如何如何,毕竟杜姑娘这脾气,可是真能上手撕人嘴的主,大伙儿只是觉得随便带人回家不好。
杜姑娘不以为意,只是笑着说:“我那日回家,路过那里,不知为什么就回了头,恰好看见有人倒在河滩,他站起来没一会儿又倒了,我就觉得有事儿,所以我就想着下去看看,刚好瞧见他往河里爬,所以顺手把人拽回来了。”
有人问过杜姑娘:“那你们打算以后怎么办?”
杜姑娘说:“家里多双筷子而已,还像往常一样过。”
黄饱饭也因为杜姑娘这一句话,安心在杜家留了下来。
杜姑娘还说:“如果你不知道怎么称呼的话,就叫我一声大姐,我爹的话,你喊一声杜伯伯就行,我祖父的话,你就叫杜爷爷,我手底下那几个,你按年龄喊就是。”
杜伯伯时常不在家,因着杀猪的地方不固定,有时离得远,还要提前去那边过夜。
等到次日,天还未亮,将猪送上西天,就包下整只猪,若是生意不好,便与别人分两半,各自拉到菜市口去贩卖。
杜姑娘平常早上到中午就守着猪肉摊子,杜伯伯偶尔会被人请去别的地方杀猪,有时还要去别处掌掌勺,忙不过来时,杜姑娘就就会自个儿动刀,去买别人家的猪杀。
杜父许多时候不在家中吃饭,杜姑娘早上和中午多半夜不在家中吃,冬日在摊子上买点包子对付一口。
天不冷时更省事儿,没剩饭就像往常一样,买点包子,有剩饭就把手打湿了,有剩菜往里包点剩菜,没剩菜挖起一大块用油纸垫着就能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