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品:基本都是中规中矩的,平均水平。
一些君主面对国家的各种问题,雄起奋力一搏,虽然没解决问题,还更糟糕了,但至少勇气可嘉,也给蓝品。
紫品:在位期间,至少国家有了不少起色,向上走了,一般用于中兴之主。
但是中兴总是困难的,很容易半路又崩了。
还有那种前明后昏的,也要看明到什么程度,昏的时候有没有给国家造成大的动乱。
没有的话给橙品,有的话给紫品。
还有一些特殊的开国之君,比如本章的王亥,后文的古公亶父。
橙品:守成、中兴之主的上限。
红品:基本上都是开国之君了,文治武功、历史影响、对外影响有好几块都是非常突出的。
具体的君主品级列在文后。
正文开始:
【夏世系无考,还不能算信史。】
【鉴于不少童鞋有异议,还是补充一段吧。
传世文献中的夏世系对不对和传世文献中的夏存不存在是两个命题,证明前者要比证明后者困难的多。
关于夏世系之考。不说对先商、殷墟遗址的挖掘,哪怕对周原遗址的挖掘,到现在那么多甲骨也没发现和任何与夏世系有关的东西。(别说夏世系,周原遗址连周太王前的先周世系有关的都没有发现,这可能是和周人的祭祀习惯有关系。)
感觉甲骨是指望不上了,不如指望晚商西周青铜器出土青铜器的金文,毕竟青铜器是记事的。
传世文献太晚了。层累古史是一种普遍现象,中外都差不多。史料的时代离所述史实的时代越近,可信度越高。如果晚出的史料,较之早期的史料,记载的却更详细,这肯定是有问题的。着名例子有帝辛的罪行越晚越多。
简单说下禹:
豳公盨(先不讨论是不是伪造的):天命禹敷土,隳山,浚川。
《清华简·厚父》:……闻禹……川,乃降之民,建夏邦,启为后。帝亦弗恐启之经德少,命皋陶下为之卿士。
这两都被认为是西周文献,可见当时的禹是直接受命于天帝,是半神半人的形象,没舜什么事。
(帝为什么不是舜,因为商代甲骨已经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