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孙子买些小零食、小玩具,玉珍往万丰镇去的次数更多了。万丰镇的集市上,总能看到她拉着孙子的手,仔细挑选东西的身影。集市上热闹非凡,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玉珍穿梭在人群中,眼睛紧紧盯着摊位上的小物件,为孙子挑选最心仪的玩具。有时买了个小拨浪鼓,孙子拿在手里摇得咯咯直笑,玉珍看着,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一朵花,那笑容里满是慈爱与满足。
这边忙着照顾孙子,那边二儿子又传来消息。二儿子大学毕业后去了山东任教,还在那里结了婚。玉珍本想着,这下两个儿子都成家立业,自己也能松口气了,可没多久,二儿媳也怀孕了。玉珍心里惦记着,一刻也坐不住,简单收拾了行李,便踏上了前往山东的火车。
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玉珍终于到了山东。这里的一切和自强前屯大不一样,周围的人说着听不懂的方言,饭菜的口味也和东北老家相差甚远。可玉珍顾不上这些,她满心满眼都是二儿子家的孩子。每天天还没亮,玉珍就起床给孩子换尿布、喂奶粉,忙得不亦乐乎。孩子哭了,她比谁都着急,又是哄又是逗;孩子笑了,她能跟着乐一整天,仿佛所有的疲惫都在那一瞬间消散。
等二孙子稍微大些,玉珍便回到了东北。这次回来,她没再回自强前屯,而是搬到了宝东县,纪万林开始到工厂打工。宝东县的工厂里,多了一个勤劳的身影。每天清晨,玉珍和丈夫迎着晨曦出门,傍晚伴着夕阳回家。两口子想着,自己还能干得动,多挣点钱,以后也能帮衬帮衬儿子们。工厂的工作并不轻松,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玉珍却从不抱怨,她认真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只为了能给儿子们创造更好的生活。
我从哈市回来办低保,租的房子正好离玉珍住的地方不远。我们自然经常碰面。玉珍的头发比以前更白了,背也有些驼,但眼神里还是透着一股精气神。她和我聊起天来,说起她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孙子,那满脸的骄傲都快溢出来了。
“大孙子可皮实了,跑起来比兔子还快。上次我带他去集市,一转眼就没影了,可把我急坏了。”玉珍一边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