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双手背在身后,他那被岁月刻下深深皱纹的脸上神色平静,步子不紧不慢,目光缓缓扫过那些诊所招牌,沉默片刻后,叹了口气说道:“你还记得退休的吴大夫吧?他就在这街面上开了诊所。还有北边那家中医诊所,也是以前卫生院的大夫开的。现在这些诊所看病价格便宜,反观卫生院呢,设备要更新、人员工资要发,负担重得很,病人却越来越少,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
我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吴大夫的模样,他头发花白,脸上总是带着和善的笑容,医术在这一带也是颇有名气。“这么说,吴大夫这下能挣大钱了?”我忍不住感慨道。
“卫生院的大夫们能不着急吗?眼看着病号都被这些新开的诊所分流了,再继续在卫生院耗着,根本没什么出路,只能一个个出来单干。”父亲接着说道,“卫生院的护士们也待不下去了,好多都自谋出路,有的去做买卖,卖起了日用品、蔬菜水果;有的去别的地方找工作,听说有去城里大医院当护工的。现在的卫生院冷冷清清,没剩下几个坚守的人了。”
听父亲这么一说,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曾经,卫生院也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地方,附近的村民有点头疼脑热、跌打损伤,都爱去那儿看病。可如今,却落得这般门可罗雀的境地,世事变化,实在让人唏嘘。我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父亲又突然开口:“不过,听说上面要搞新农合医疗,说是能把病人都吸引回来。”
“新农合真有这么大作用?”我满脸疑惑,半信半疑地问道。
“政策嘛,就是想让老百姓看病更方便、更便宜。要是新农合能把报销比例提上去,看病负担减轻,卫生院说不定还能重新热闹起来。”父亲眼中透着一丝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卫生院重新繁荣的景象。
从那之后,我便开始格外留意万丰大街上这些诊所和卫生院的变化。吴大夫的诊所总是人来人往,每天天刚蒙蒙亮,他就早早地打开诊所的门,迎接前来求医的患者。他坐在那张略显陈旧的办公桌前,耐心地询问着每一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