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2)页
    2029年1月23日,长安首都的寰宇广场被七彩量子光雾笼罩。悬浮的全息屏幕中,来自不同星系的低等文明代表们齐聚一堂,他们的面容各异——有的长着半透明的触须,有的皮肤泛着金属光泽,还有的身体由液态物质构成。而此刻,他们的眼中都闪烁着同样的光芒——对新生的憧憬与对文明共同体的敬畏。
    “沈总理,灰雾星的纳米修复技术已完成全宇宙标准化适配。”ai管家的声音带着自豪,全息沙盘上,无数光点从长安首都向宇宙深处扩散,“目前已有127个低等文明申请进行生物形态修复,他们希望能以更‘普适’的面貌融入星际社会。”
    我轻点桌面,调出首批接受修复的文明数据。位于猎户座悬臂的“胶质星”居民,原本呈果冻状的身体经过量子纳米重塑,拥有了类似人类的躯干与四肢;三角座星系的“光焰族”,将飘忽不定的能量体凝聚成实体形态,甚至能通过量子变换模拟出不同文明的面部特征。这些改变并非强制,而是各个文明在理解星际交流需求后的主动选择。
    但技术推广并非一帆风顺。暗网中突然涌现“文明同质化”的争议,部分极端组织宣称:“保留独特形态是文明的尊严,接受改造是对本源的背叛!”为化解疑虑,我们在寰宇广场举办“文明多样性博览会”。展区内,修复后的低等文明代表与保持原生形态的外星种族并肩展示——胶质星居民用新获得的双手绘制传统壁画,光焰族则用能量体编织出动态图腾,而熵影文明的银鳞战士表演着古老的战舞。
    “多样性与共通性从不是对立的。”我在开幕式上举起一枚量子棱镜,光线穿过棱镜,折射出七彩光芒,“就像这束光,分开时是绚烂的光谱,聚合时则是纯净的白光。我们修复的不仅是生物形态,更是搭建文明对话的桥梁。”话音未落,全息屏幕突然接入紧急通讯——位于大麦哲伦星系的“晶簇星”因能量风暴濒临毁灭,他们的居民因身体结构特殊,无法使用常规防护设备。
    苏睛立即响应,带领科研团队启动“形态适应性改造”。晶簇星居民的身体由尖锐的晶体构成,在量子纳米的作用下,晶体表面生长出可变形的生物膜,既能抵御辐射,又保留了种族特征。当救援飞船抵达时,晶簇星的长老激动地用晶体碰撞出独特的音节:“原来保留
第(1/2)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非洲创业实录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重生八零,我一皮包公司竟成了科技巨头都市影视:首选江莱蝉动瘫子王爷站起来后,开始反撩了抗战之关山重重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玄幻:我之体质,快给我去浪纵横三界之鬼门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