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说,这几个月,你干得不错,青竹星链系统也优化的不错。”齐木长耳尖发烫,猛地一脚油门踩下去,车子轰鸣着窜了出去。
林夕毕竟是岭南大学智能自动化专业的高材生,她的编程能力和动手能力强于阮青竹的野路子。
林夕将现有的无人机节点替换为热气球节点,于科干军控制区域内成功建立起固定通讯据点。
这些位于两万米高空的热气球,通过光纤线束操控,搭建起了专用内网渠道,覆盖了科干军控制的大部分区域。
且这一整套设施巧妙隐藏在平流层之下,就连蒲甘军政府的侦察机都未能察觉。
而每月仅需十来万龙国币的维护费用,便可在科干全境实现自有星链网络的覆盖。
“对了,我改造了一个智能眼镜,你看一下。”林夕从坤包掏出副看似普通的智能眼镜。齐木长戴上瞬间,视野里跳出虚拟操作界面 —— 航线规划、数据弹窗在视网膜上流转。
“内置最新 ai,搭配引导程序脚本。” 林夕晃动特制手机,“手机是终端,眼镜负责交互,不会开船的人戴上,也能操控货轮。” 她指尖在手机屏幕划动,眼镜立即同步显示船舶驾驶教程。
“这个手机相当于终端,眼镜是外设,但是可以提供交流数据,如果这样的话,人工智能可以教会我们的人任何载具。”齐木长想到,这是不是意味着,可以戴上眼镜,普通人也可以驾驶飞机。
“原则上就是这个道路,但是还需要人工智能工具之间的协调,我们写了一个引导程序,眼镜上一比一手把手指导,普通人可以驾驶飞机。而且我们现在自己网络,安全性是普通网络的几十倍。”林夕是一个合格的女程序员,整个公版人工智能的脚本,让这个眼镜成了超级辅助工具。
“这样,我们的士兵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担当技术兵种,这相当于拉低了技术兵种的下限,成本大概要多少钱?可以量产吗”齐木长使用了眼镜,人工智能甚至在教齐木长赛车手驾驶技巧。
“大叔,华强北这样的代工厂不要太多,成本在两千龙国币。不过技术兵种,还可以射击时启用辅助,我这样的小白,在十几个小时的训练以后,400米步枪命中率达到80。”林夕在齐木长不在的时候做了很多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