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从蔡大家那清幽的小院出来,已是日暮时分。阳翟城笼罩在夕阳的金辉中,街市的喧嚣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家家户户升起的袅袅炊烟。
    但我心中那份因解开符箓疑团而生的激动,却丝毫未减,反而像被投入炉膛的干柴,越烧越旺。
    我谢绝了衙门里几位同僚晚间小酌的邀请,径直回到了仓曹的值房。这里虽然简陋,却是我思绪最能集中的地方。
    点亮那盏昏黄的油灯,豆大的火苗摇曳着,将我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投在冰冷的土墙上。
    顾不上饥肠辘辘,我迫不及待地将所有与“鬼面案”相关的卷宗——从最初的李税吏,到张主簿家的管事,再到昨夜的王粮曹——全部摊开在书案上。
    竹简散发着特有的墨香与陈旧气息,上面记录着冰冷的文字:死者身份、发现时间、现场描述、初步勘验结果……零散而混乱。
    但这一次,我不再是被动地阅读,而是带着明确的目的,试图从这片混沌中,找出隐藏的秩序。
    我的目光首先落在死者的身份上。李税吏,以催缴苛刻闻名;张主簿家的管事,据说常借主家权势敲诈勒索;王粮曹,更是与宦官有所牵连,富得流油……
    我取过一旁的废弃竹片,用炭笔在上面飞快地记录、归类:
    受害者特征:
    职务关联: 多与赋税、仓储、地方产业(尤其与宦官相关者)有直接联系。
    经济状况: 普遍家境殷实,或至少经手大量钱粮。皆有贪腐或搜刮民财之劣迹传闻。
    民怨程度: 皆为地方上百姓敢怒不敢言、背后唾骂的对象。
    这些共同点清晰地指向一个结论:凶手(或组织)选择目标并非随机泄愤,而是带有明确的指向性,针对的是这个体制中那些被视为“蠹虫”的环节,且能从中获取实际利益(无论是直接劫掠财富,还是间接打击对手)。
    接下来,是时间和空间。我走到墙边,那里挂着一张粗糙的阳翟县城地图。我拿起炭笔,将每一次案发的地点,用一个醒目的叉号标记在地图上。
    李税吏死于城北偏僻的自家后院;
    张管事死在一条少有人走的暗巷;
    王粮曹则是在自家戒备相对松懈的内宅……
    时空特征: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父子逼我换肾,离婚后你们哭什么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伪装女佣,我进入豪门乱杀复仇举报我卖假药,病情复发你哭啥?假结婚装恩爱,事成离婚他却疯了替嫡姐怀上世子爷的孩子后,她死遁了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完蛋!我把反派大佬撩红温了盗笔:苗疆圣子他病娇又偏执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