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前半部分大多是常规的木工记录——木材种类、工具保养、榫卯尺寸但穿插其中的一些特殊符号引起了龙安心的注意。那些符号看似随意涂画,却反复出现,尤其是在记录苗族建筑技艺的页面边缘。
\"吃饭了。\"吴晓梅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酸汤面。自从龙安心腿伤未愈就投入研究,她每天准时送来三餐,顺便帮他解读笔记中的苗语部分。
\"谢谢。\"龙安心接过碗,香气让他意识到自己确实饿了。他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眼睛仍没离开笔记本,\"你看这个符号,在"鱼尾燕口榫"那页出现了三次。\"
吴晓梅凑过来看,发丝垂落,带着淡淡的茶油香。她指着那个由汉字\"龙\"与苗族\"蝴蝶\"结合而成的符号:\"这是"双族纹",只有通婚的家庭才会用。\"她翻到另一页,\"看,这里也有,旁边还画了把钥匙。\"
确实,在记录吴家鼓楼的那几页,这个符号出现得格外频繁,而且总与钥匙图案相伴。龙安心放下碗,从怀中掏出那把银钥匙对比——钥匙柄上的纹饰与笔记本中的简笔画几乎一致。
\"我父亲早知道钥匙藏在哪\"龙安心喃喃道。
\"不一定,\"吴晓梅指着其中一页边缘的苗文注释,\"这里写的是"锁非锁,门非门,地脉通魂心"。像是个谜语。\"
龙安心仔细研读那段苗文,他的苗语水平还不足以理解全部,但能辨认出\"地脉\"、\"鼓楼\"、\"二月二\"等词汇。其中一句话特别费解:\"铜镜照不见,磁石引不出,唯有蝴蝶知\"。
\"铜镜、磁石、蝴蝶茧,\"他数着蒙阿公说的三样东西,\"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吴晓梅沉思片刻,突然站起身:\"等等,我有个想法。\"她匆匆跑出去,不一会儿抱着一个布包回来,\"我奶奶留下的。\"
布包里是一面古老的铜镜,边缘刻着精美的蝴蝶纹样,镜面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