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确定的是除了这里的三个师之外,咱们的敌人在其他方向上的军事力量就要相对薄弱得多。”
革命军在刚占领格林尼亚的时候的确缴获了伯国北面地区的军事地图,也大致了解了伯国在各地的军事部署情况。
但是那都是字面上的数据,革命军即便知道伯国这边的军队承平日久、放马南山,但也依旧用着最为保守的方法去估计敌军的情况。
直到这次的战斗结束之后,革命军通过俘虏的120师三团团长以及一众参谋之口才知道了敌人国内的真正情况。
叶格林发现自己哪怕用之前最为激进的想法去思考,都没法企及敌人在这方面的腐败程度。
偌大个伯国除了这次接触的三个满编师,以及还在腹地等待扩编的两个独立旅之外,其余的部队竟然都处在了一个薛定谔的状态。
伯国的宫廷自己都不知道下面各部的队具体情况。
每支军队每年的军费都是照发不误的,而一旦出现要用兵的时候就跟摇骰子一样。
没人知道下一个被动员过来的军队是个什么样的情况。
“所以咱们的敌人既然是一个外强中干的样子,那么我们就需要对此前的计划做出一些调整了。”
“现在我需要和斯塔林同志率领105、106团回去进攻伊姆拉河上游的奥尔加格勒,联合格林尼亚一起彻底切断南面敌军进入布尼亚克地区的两条主要通道。”
“但是呢我又不想让这里的敌人过去干扰我们的行动,所以我就准备把这个迟滞敌军的任务交给卡缅同志和诺维科夫同志你们两人。”
叶格林不仅大大方方地把自己的战略部署告诉了两人,同时也点出了他们两支部队在接下来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现在咱们的武器产能有限,听沃尔夫格勒那边的同志说库存的硝酸已经用完了,之后不管是子弹还是炮弹的生产都将暂时停摆。”
“但我还是给两位调来了最后一批补给,之后的可能就需要两位同志自己去找敌军借了。”
“同时兵员上的话我们也只能申请最后一波补充了,沃尔夫格勒那边正在为最后的工业转移做准备,同时为了应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