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点头称是:“世民所言甚是。就由你负责拟定约法条款,务必简洁明了,切实可行。”
商议已定,众人各自忙碌起来。李世民亲自带领士兵在城中张贴安民告示,所到之处,百姓们纷纷围观。告示上写明了唐军严明的军纪,以及对百姓的安抚政策,百姓们看后,心中的担忧渐渐消散,对唐军的好感也油然而生。
“这唐军果然与隋军不同,看来以后我们的日子有盼头了!”一位老者看着告示,感慨地说道。
“是啊,唐国公仁义,说不定真能结束这乱世,让我们过上太平日子。”旁边的一位年轻人附和道。
与此同时,李元吉在城中四处奔波,仔细清点府库物资。他发现,长安府库中储存着大量的粮食、兵器和钱财,这无疑为唐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有了这些物资,我们的军队便能养精蓄锐,应对未来的挑战。”李元吉心中暗自欣喜。
而李建成则忙着与归降的隋朝官员们沟通交流,安抚他们的情绪。他态度诚恳,言辞谦逊,尽力消除官员们心中的疑虑和不安。
“诸位放心,唐国公宽厚仁慈,定会善待各位。只要大家同心协力,为百姓谋福祉,大唐的未来必将一片光明。”李建成的一番话,让不少官员心中的石头落了地。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长安城中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店铺陆续开张,街道上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景象。百姓们安居乐业,对唐军的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然而,李渊深知,这仅仅是个开始。天下尚未平定,各方势力依然蠢蠢欲动。要想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
夜晚,李渊独自坐在书房中,看着桌上的地图,陷入了沉思。地图上,标记着各地的势力范围,其中最为强大的当属李密领导的瓦岗军、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和杜伏威领导的江淮起义军。
“这三方势力,皆不可小觑。尤其是李密的瓦岗军,兵强马壮,占据着中原要地,对我大唐威胁最大。”李渊眉头紧锁,心中盘算着应对之策。
就在这时,李世民轻轻走进书房:“父亲,还在为天下局势忧虑?”
李渊抬起头,看着李世民,微微叹了口气:“是啊。这天下纷争不断,要想实现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