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6)页

    得益于大量俘虏补充,迪拜王国的很多建设项目都迅速展开,城市中的建筑脚手架到处可见,郊外的公路和桥梁大规模的修缮,重建,城乡都是繁忙景象。
    迪拜港一号码头建成竣工使用,2号和3号深水码头相继开工,数千名阿拉伯苦役犯奋战在工地上,建设精度相当喜人。
    马车运来的大块石料,沿着海岸线堆成了高低错落的联绵石堆,用于修葺海岸护堤,建设新的码头和船坞。
    在迪拜城的下风口方向,新平整出来的大片土地,正在用拖拉机拖拽的大石碾子滚压,平整,这里今后将是纺织厂和工业区的所在地。
    迪拜王国距离著名的棉花产地埃及不远,由王室主导投资的棉纺织厂,将会进口400余台英国纺纱机,在这里建设一座中型的纺织厂。
    很多阿拉伯女人就在一边的帐篷营地里学习,等到厂房盖好,机器设备安装好以后,她们就是第一批的纺织女工。
    除了纺织厂之外,附近还将建设织布厂,染整工坊,服装厂等等,专门用于生产阿拉伯半岛特有的长袍服饰,这在波斯湾周边地区也很有市场。
    只要价廉物美,就不愁货物卖不出去。
    工业化的纺织生产已经被证明,对传统的手工业是致命的打击。
    迪拜王国发展纺织工业,并非要取代传统的英国洋布市场,而只是在这一个大市场里分一杯羹。
    在这样的国际性大宗市场上,只要能占到百分之几的份额,就足够迪拜王国吃撑了。
    迪拜国王楚-郑洮自己很有信心,因为有三个兄弟之国的支持,还可以像东非总督府大市场倾销,这可是超过600万人的大市场。
    东非总督府辖下的人口就高达550余万人,半岛四国加起来也有近一百万人口,这不就是天然的大市场吗?
    在现今的殖民时代,所谓的市场就和势力范围挂钩。
    这也难怪美国要入侵古巴,日俄打破头都要争抢东三省和满蒙地区,因为这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且有很强的排他性。
    迪拜王国主营的走私产业,就是通过雇佣兵武装打破各国划下的贸易牢笼,以损害各国财政赋税为代价,赢得额外的暴利。
    所以,他很有信心把迪拜的纺织品,卖到
第(4/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婴儿的我,获得大器晚成逆袭系统血落之城武功尽失?我靠吞噬万法斩尽诸天诸天道法君赶海1979,海洋成为我的后花园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别怂成了王妃还要攒功德,不嘻嘻重回80:拒嫁渣男后,我被秦爷宠上天逍遥潜龙全球沦陷:我是末日大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