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这样,扶桑人始终耿耿于怀,东三省是扶桑殖民大陆政策无法回避的必由之径,无论如何也不能看着被沙俄占据。
从时间线上看
1900年沙俄占据东北三省,1902年2月12日签订《英日同盟》条约,到了4月份,英、日以及德国,楚国等列强,联合向沙俄施压,要求沙俄从东北撤军。
沙俄做梦也没想到,七年前的三国干涉还辽,这会儿被用在自己身上。
诡异的是,沙俄唯一的盟友法国也表示支持!
在一众列强的强大压力下,1902年4月,沙俄跟清政府签订《交收东三省条约》,约定分三个阶段从东北撤军,每个阶段间隔六个月。
可到第二年,沙俄就不愿意了,反悔了,耍赖了。
沙俄在哈尔滨建设的标准非常高,投入了巨资,完全是仿照圣彼得堡的规格去建造,意图将其打造成为双头鹰的东方首都。
而且还花大力气移民,建造工厂,学校和城市建筑,修建道路桥梁,怎么能说不要就不要呢?
沙俄固然打不过一众列强,可对付软弱的大清那有一千种办法。
于是1903年4月18日,沙俄向清政府提交了一份《七项撤军新条件》。
大意就是
撤军可以,但清国得保证列强不能进入东北,其次,沙俄索要参与东北的行政管理。
不仅如此,沙俄还迫不及待的成立了“亚东大都督”,臭不要脸的开始在东北搞总督治理。
沙俄做梦也没想到,大清那也不是省油的灯,神操作简直惊呆了众人。
在接到沙俄照会的第二天,大清转手就把沙俄的这份《七项撤军新条件》,秘密递交给了扶桑国。
意思很清楚
二位,声明一下我躺平了先,你们两个我谁都得罪不起,就直接沟通吧!
不得不佩服,大清这“以夷制夷”之计玩的可真溜。
大楚皇帝郑国辉从前到后捋了一遍,从时间线上来看一脉相承,他自己都不由得失声笑了。
这五千年的智慧,不服不行啊。
自从1902年2月12日签订了《英日联盟》条约后,有了英国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