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分别于1907年先后投入建造,1908年交付皇家海军入役。
这两艘新舰根据海试中发现的缺点,进行了小幅改进,吨位分别增加890余吨,排水量进一步达到26400余吨。
新一代的战列舰蓝图也在规划中,预计在两年后,陆续投入造船厂建造,现有的技术状态尚未固定。
其最大的变化
是主舰炮将采用颠覆性的三联装架构,依然是紧凑的背驼式布局,这意味着战舰火力的极大提高,可以称之为“超级无畏战舰”,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全重炮战列舰。
在当前阶段,试验性的三联装炮塔正在陆地试验场中进行可靠性和机械性试验,主要解决弹药库传输和海上作战的可靠性问题,还有舰炮之间的炮口风暴互相干涉技术问题。
新一代战列舰已经被命名为“正义”级,其排水量将高达28~3万余吨,航速23节以上,具体技术指标都未固定,还有上下浮动的可能。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下令之后,皇家海军本土十五艘战列舰,就编成了三个分舰队,开始了执勤部署,修整和海上高强度演练的轮流部署。
皇家陆军则在苏门答腊岛,苏拉威西岛,香格里拉岛的十余个大型野战演训场,对新编成的师团展开高强度对抗训练。
秘密发展的铁甲战车营也在训练场中登场,与野战步兵组合训练,搞得风风火火。
在20世纪初
世界各国都先后发展了各种各样的铁甲车,大多是用现有车辆覆盖铁甲,几乎没有两辆是一模一样。
其风格,极其类似于后世叙利亚手搓铁甲车。
沙俄驻海参崴的远东部队中,就有十几辆这样的怪模怪样的铁甲车,都是当地将领一时兴起,利用手头的材料打造而成。
早在爪哇战役期间,大楚帝国皇家陆军就打造了一支铁甲战车营,先后参加了几十场攻坚战斗,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在使用中,也暴露出极多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就是通过性极差,战场环境常常是瓦砾遍地,到处废墟,不可能像平坦的公路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