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若挑软柿子捏,立下所谓原则,恐怕也未必能引起二卿重视。
“而这原则既不能约束二卿,便成了空话,废话,笑话,又何以约束他人?
“至于大战在即,长安在望,朕却不以大局为重,不挑别的什么时候将此事挑明,确是觉得如此一来,大汉诸卿应都能看出,朕确实以此为不可触犯之原则。
“而不去和什么稀泥,不挑什么软柿子捏,则是希望两位骨鲠之臣能助朕一臂之力,起到个带头的榜样作用了。
“先帝一生忙碌,没有教朕怎么当一个天子,临崩前,也只教朕一句唯贤唯德,能服于人。
“朕不知何为贤德,但观先帝一生行事,不过我以诚待人,人便以诚待我,又知二卿俱是国家重臣,一片公心,绝不会因私废公,是故才率性直言。
“愿二卿能助朕一臂之力,立此规矩,守此原则,相忍为国,此虽公事,但二卿若能将此事应下,朕便欠下二卿一个人情了。”
前面先画了公侯大饼,现在先帝又搬出来了,又是你以诚待我,我就以诚待你,不过是让你们俩不要在中军大帐因私废公这么点小事,总不能这么点面子都不给吧?
两个人不可能有私交,矛盾都是在这中军大帐积攒的,刘禅也不指着能解决,但不要把个人情绪带到军国大事上来就是了,否则迟早会有坏事的一天。
别两人闹着闹着,魏延又闹出个烧自己人栈道,断自己人归路的事情出来,那就真是爆雷了。
等日后地盘大点,人才多点,就把这两人分开。
刘禅对杨仪实在不感冒。
本事是有的,但也就那样,无非是如今大汉无人可用,矮子里面拔高个罢了。
若非担忧丞相太累了,暂时缺不了杨仪这么个人做副手,迟早让他去坐冷板凳。
毕竟原时空上,丞相故去后,这厮自以功高才厚却没能执掌朝政,就说什么“早知如此,当年真该投魏去了,不然何至于此”。
阿斗这都没杀他,将他贬为庶民而已,结果这厮还硬颈,继续上书诽谤朝廷,不知悔改,最后被朝廷抓进监狱,自杀了。
这还不如李严呢,一直想跟丞相争权的李严还知道丞相死后自己没希望了,所以主动忧郁而死了,省朝廷几顿牢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