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6)页
鹿角坏刀斧五百余枚。』
    『另作部主者作刀斧千枚,用之百余日皆无坏者,乃知姚它无意,宜收治之。非小事也,若临敌,败人军事矣。』
    『汉中定远县鹿龄仓,去岁输粟一千二百石,今验之,虫蛀霉变者逾三成,宜令有司查仓官…』
    甚至还有文吏代写却未及寄出的士卒家书:
    『王五狗禀母:儿在关中获陛下赐蜀锦一匹,托驿卒孟优带回。』
    诸如此类,多是些无关军机密要的芝麻小事。
    诸多文吏一直翻到后半夜终于翻完,除了那些难辨真伪的军情外,没能从中提取出太多有用的信息。
    但这些看似没有用的东西,看在司马懿眼里,却又是另一种感觉了。
    他虽已确定这些文书簿册确是诸葛亮用来拖延时间,干扰视线之物,却也能看出这些绝非临时伪作,而是真实的蜀汉文书,只是记载的东西无关机密罢了。
    而这些文书,非但处处体现蜀汉量人力而授事的制度,还能看出蜀汉诸多事务皆明确主者,甚至精细到一杆长矛是谁所制由谁所监,以此避免推诿扯皮,精准追溯贪腐、渎职、懈怠之责。
    相较于大魏的粗放治国,诸葛亮这种精细治国、依法之国短时间内对积攒国力无疑是有利的。
    但谁都知道,这么做会激起很多人的愤怒,动很多人的利益,甚至动的是他们这些“九品中正制”的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所以在大魏那边根本没人会去推动这种制度。
    就比如上个月斩孟达后,上庸三郡豪强姚静、郑他等人率七千余人归降,回朝之后,天子想要三郡户口,司马懿便回天子说:
    『贼以密网束下,故下弃之。宜弘以大纲,则自然安乐。』
    诸葛亮法网过密,严以束下,才导致这些人叛蜀归魏,所以我大魏欲兴,必须每与蜀寇相反,才能得到天下人心,可谓有理有据。
    但谁又能说作为满朝众正一员的司马懿没有别样心思?
    天子现在想要三郡的户口,谁知日后天子会不会胃口更大,要把手伸到“盈朝众正”家里?
    说回眼下,司马懿也明白,诸葛亮治蜀之所以能做到这一步,无非是蜀汉小国寡民,又有“大汉”这张四百年大旗尚在的余威作祟,才能做得这般严刑峻法,以
第(2/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除夕坐庄震八方,初一连夜离故乡六零年代:每天秒杀万倍物资大明:老朱死后,我直接炮轰金陵玄幻:我之体质,快给我去浪重生嫡女撩翻天,冷酷权臣秒沦陷平妻比我先进门?我改嫁权贵冠绝京城医武神王我靠避凶天赋苟道长生黄帝秘藏暗恋七年失败后,我被竹马强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