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西汉元帝到东汉末的二百多年中,从民间和一部分文人中间产生的,乐府诗和五言诗有很高高的价值。一般文人的作品主要是辞赋和散文。
    可分为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是西汉末年和东汉初期,代表作家有刘向、杨雄和班固;后一个时期是东汉和帝以后,代表作家有张衡、蔡邕和赵壹等。
    前一个时期的作家的思想和统治者所提倡的经学有密切关系,西汉末叶的元帝不要“王霸杂用”的儒学,而用“纯儒”,古文经学的势力开始起来和今文经学抗争,东汉光武帝刘秀“宣布图识于天下”,使经学涂上了更神秘的迷信色彩。
    当时的知识分子,大都努力适应,统治者所提倡的文化政策。都把经学思想带进创作中去,因此写不出大胆的和富有真实感情的作品。
    后一个时期,经学思想的束缚力量减弱了,一些作家能写出比较深刻反映现实的作品了。汉灵帝刘宏在太学以外,另立鸿都门学,提倡辞赋、小说、绘画、书法等。在动乱的时代,思想有了解放的趋势。
    前一个时期产生了一位杰出的思想家王充。
    王充小传:
    王充(27年——约97年),字仲任,东汉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
    他出身于社会地位低下的“细族孤门”,小时候死了父亲,后来到洛阳求学,喜欢广博地阅览各家的着作,不重视所谓章句之学。
    买不起书,就到卖书的地方去读,终于成了学识渊博的学者。曾历任郡功曹、治中等官,但他眼光敏锐,思想深刻,不喜欢做官。
    后罢职家居,闭户着书,用三十年精力写成《论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第四十四篇《招致》篇缺,实存八十四篇),晚年又写成《性书》十六篇。
    王充的主要着作——《论衡》是中国古代哲学划时代的着作,它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明是非之理,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
    《论衡》的基本思想包括:
    1、唯物主义的元气自然论。以“元气”自然论为武器,否定了天地生人、派生万物的神学目的论和造物者的存在,坚持了以自然的原因说明自然的唯物主义观点。
    2、反对迷信的无神论思想。体现在他的无鬼论,提出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1978:开局一条破裤衩,打猎发家我也穿越到1987年了?大灭神主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换嫁的夫君短命?玄门贵女旺他百年八零美人要独美,清冷教授夜夜难寐天灾逃荒!全家齐穿!粮食满仓!我,赛博朋克2077低配帝皇科研国士穿成猫,歼星舰升空了?殊途同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