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4)页
 尤其是脑子里记的诗词也不够长久得瑟的,终于成了“方仲永”。
    反正已经成为“仲永”了,宋煊也满不在乎。
    作为家族私塾老师,宋夫子用戒尺敲了敲桌子,面无表情的继续宣读名次,直到最后一人:
    “张方平,第一,优秀。”
    “哇。”
    课堂内登时听取哇声一片。
    宋氏私塾也并不是只教导族人。
    有些时候贫困的好苗子,也可以顺便拉来投资一二,博得一些美名和将来的好处。
    张方平与宋煊同岁,对于读书极其擅长,但属于买不起书那种家庭。
    他来宋氏学堂也不过是为了更方面的借书来看,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
    对于一个月后考入应天府学院,相比于宋煊,张方平完全是手拿把掐。
    待到最后宣读完后,众多童子们一哄而散。
    倒是有几个年长的宋氏族兄弟们凑过来同张方平询问一二。
    总是有人想要的询问好学生,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进步方法。
    毕竟再过一个月,大家就要去参加应天府学院的入学考试了。
    应天府学院被真宗皇帝夸赞过。
    商丘此地又成为北宋的陪都南京。
    宋人称:“州郡置学始于此”,天下学校“视此而兴”。
    学子们能进入应天府书院学习,乃是科举路上最强的催化剂。
    周遭州县许多学子都想要考入应天府书院。
    再加上属于小班授课制度,学院也不是谁都要的,搞扩招之类的。
    还得看看你是不是读书科举的那个苗子,免得坏了书院的名声。
    宋煊慢悠悠的站起身来,随手拿起挂在墙上的弓箭,背起来准备去打猎活动活动筋骨。
    “十二哥,等等我。”
    张方平喊了一句,同围上来的人告罪,紧随宋煊脚步。
    二人虽然同岁,可是张方平因为家里困难,如今身材瘦弱,个头也不高。
    相反宋煊倒是一丁点都没委屈自己的肚子,长得人高马大的。
    二人相识一年有余,情分可比这些族兄弟们要好上一些。
    毕竟谁愿意跟小屁孩玩啊。
    私塾先生瞧着第一名主动与最后
第(2/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凛夜横刀天黑也坐拥穿越交易群,国家追着买买买你是神医,往哪里扎针您说了算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青梅竹马齐奔朝堂夺权势混在漫威的玩家们无职:没天赋剑士又怎样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官府发娘子,我竟领到前朝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