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何时何地,总归是有好事者的。
柳三变无奈,他单手拿着毛笔,一手托着下巴,抬头准备看宋煊一个学子写的词。
他心中想的是,就算赢了,那也是是胜之不武。
一旦无法拒绝,那便随便写一写。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上阙念完,柳三变的眼神就变了。
他眼中的轻视尽去,紧紧盯着下阕。
待到忍不住念完之后,柳三变手中的毛笔不自觉的掉落在地。
这首词,年纪轻轻的宋煊是怎么写出来的?
特别像我这半生的经历啊!
少年时期我不懂忧愁,为了写词勉强说愁,而今我已经尝尽了忧愁的滋味,可又说不出口。
前面是强说,后面是强不说!
这其中的苦涩世上,又有几人能够明白?
柳三变并没有觉得自己眼睛湿润,可也有了雾蒙蒙的感觉,鼻子发酸。
他想哭却又哭不出声来。
什么叫素未谋面的知己啊?
这便是。
柳三变写的雨霖铃能让许多人感同身受。
他自然也能感悟出别人好词当中的那种情绪。
石延年也是屡次落榜,他当然能理解柳三变的这种情绪。
他方才觉得宋煊列为第一的词不行,还得是柳三变这位词中大家才行。
现在看来,人家当真是写的极好。
“柳兄?”
柳三变强行压制住自己要哭出的来的酸涩感,咽了下口水道:
“这首词的少年与愁,我写不出比他宋十二还要更好的,天下人也写不出来。”
“我那首雨霖铃的离别愁与他的大不相同,无法拿在一起比较。”
有了柳三变这两句话,一下子就让周遭学子沸腾起来了。
宋煊写的这首词他们大多数都觉得写的好。
但又不知道好在哪里。
如今有了享誉大宋的词人柳三变的称赞。
自是让他们见识到了宋煊这首词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