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有不少小商小贩以待漏院为生。
不少官员吃腻了供应,自是要买些餐食来换换口味。
尽管有些官员对于这些商贩感到嘈杂,可也不愿意与众人唱反调。
存在就是合理的。
但是待漏院的规定是五更准时在此等候上朝,大臣们寒暑时节也得照样来此等候。
你必须得在更早之前动身前往等待,甚是辛苦。
吕夷简的姻亲张士逊久在东京,当他数年后从吕家听闻自己即将外放的美差,欣喜不已。
在诏令还没下之前,就不去待漏院遭罪了。
今日吕夷简照常上朝,乘坐驴车。
马在大宋民间还是极少的。
尤其是新任宰相,还是要注意一定的影响的。
牛车有些慢,驴车正正好。
关键乘驴车,还有那么一股子“政治正确”的味道。
驴这玩意在大宋对于马而言,属于极佳的代餐。
无论是当朝宰相,还是曹国老倒骑驴等等皆是如此。
他手里捏着年轻的堂弟吕乐简写的信。
不应该是没考上书院的事吧?
晏殊那里自己也说不上什么话的。
吕夷简一直都在外做官。
因为干得好,才成为真宗近臣。
真宗把他吕夷简的名字屏风上,坊间传言是要把他提拔为宰相的消息不胫而走。
但是一直都没有实行。
不等真宗把他提为宰相,真宗的小身体就完蛋了,驾鹤西去。
直到仁宗上位,才提拔了他。
吕夷简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先帝是在给新帝铺路。
所以吕夷简这个新近臣与真宗老近臣晏殊没来得及多联络感情。
晏殊年纪轻轻穿紫袍的时候,吕夷简还在外面历练,孙子都有了。
二人之间整差一辈人。
但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二人也结下了友谊,互有诗文唱和。
前番晏殊被外放,也是吕夷简出面进行营救,把他改判到应天府去了。
晏殊广邀英才前去考取应天府书院这事,大家都知道。
吕夷简也明白人多,必然会考核严格。
但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