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他被拜司空、同平章事,进位司徒,册封冀国公。
吕夷简坐在待漏院的房间里,闭目养神,耳朵里隐约传来窃窃私语。
看样子应天府的官员以及家里有关系的学子们,第一时间把消息传递回来了。
倒是不知道晏殊会如何写这封奏折弹劾窦臭。
对此,吕夷简倒是蛮期待的。
翰林学士这个重要位置,正愁没法插进自己人,机会来了。
对于被拜相不久的吕夷简而言,他需要更多人支持,将来也好取代王钦若。
王钦若垂垂老矣,怕是没几年活头了。
吕夷简睁开眼睛瞥了他一眼。
王钦若的儿子在应天府养病,也不知道给他送消息了没。
王钦若身材瘦小,他脖子上又长了个赘瘤,可谓是极为醒目。
对于儿子送来的最新消息。
王钦若在家里就已然看到了。
虽然儿子对那叫宋煊的学子极力吹捧,是个将来可以收入麾下的好苗子。
可他们爷俩身体都不好,收拢那么多人有什么用呢?
照拂家族
你后代都没有继续在朝中为官的,大抵是人死账消的。
王钦若也懒得掺和这件事。
他年岁大了,没多少精神头。
在家中每夜里睡的少,但是在这待漏院,可能是习惯使然,他竟然会经常睡着补觉。
相比于其余人,王钦若是愿意早起来上班的。
至于这几个宰相,也就是吕夷简与王曾二人称得上是年轻力壮的。
其余几人皆是垂垂老矣。
王曾手中拿的是晏殊写的弹劾奏章,说是弹劾,就是把事情都给如实记录下来,请朝廷为普通学子做主。
不仅如此,他还把宋煊写的文章也一并抄录交了上来。
对于窦臭这个人,王曾是谈不上喜欢的。
此人仗着出身名门,又担任翰林院头头这一清贵职位,可谓是极其傲慢。
近日竟然做出此等恶事,真以为天下都姓窦了吗?
于是在上朝之前,众人都已经打好了腹稿。
此时的仁宗皇帝端坐在皇帝宝座上,但主事的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