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听这小子话里的意思,他倒是不想那些文臣厮混!
这就更有意思了!
曹利用摸着胡须咳嗽了两声:
“我家倒是有待字闺中的姑娘,可人家都是榜下捉婿,如此才能扬名,你我脸上也有面。”
“仅凭着这一顿饭,你我两人说几句话,就让你小子娶了我曹侍中的女儿,传出去我至少得让人笑话三年。”
“三年内你若不能一次登榜,那你觉得世人该如何嘲笑我?”
曹利用拍了拍自己的脸:“人越老,就越要靠脸面活着。”
“呵。”宋煊脸上依旧带着笑:
“相爷这般言语其实就是没有拒绝俺的意思,只不过是设立了一些障目标罢了。”
宋煊说完之后,曹利用心中及其欣赏他。
岁数大了要面子实数正常,岁数小没皮没脸也实数正常。
就宋煊这样的,曹利用相信他指定能混出来。
至少能理解他人话里的意思,而不是听不出弦外之音。
“我的要求也不高,考什么状元太难为你了,你考上进士就行。”
“到时候我安排一帮军士去榜下捉婿游街,谁都别想抢过老子,你让老子也过过瘾,俺这么多年才生了一个小女儿。”
在座的就听着宋煊与曹利用的话,属实是涨了见识。
十二哥三言两语就与当朝宰相搭上了线,甭管最后能不能成为翁婿的关系。
但至少在朝中也算是有了“依靠”,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旁人谁有高官来家里吃饭的机会?
你想要去请人都不晓得人家的门是朝哪里开的。
包拯是经历过婚娶的,他着实不理解怎么就自己谈了呢?
尤其是这种人生大事!
张方平开始回忆,他与宋绶交流时,确实做不到如十二哥这般流畅。
无论是谁,他好像都能聊一聊。
这种能力在张方平看来,那也是与生俱来的,就如同自己过目不忘一个样。
苏洵听着宋煊就如此堂而皇之的与当朝“宰相”级别的官员,谈论自己的婚事,实在是有些钦佩。
关键是人家宰相没有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