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仁:“……知根知底吧,父皇因为跟定国公认识,知道定国公的妹妹是个好女子,定国公相信父皇跟王叔能照顾好他的妹妹,于是同意了这门婚。”
庆阳还想再问,一个仪表堂堂的文官站了起来,举着酒杯向父皇献了一首诗,父皇很高兴,赏了对方十匹绸缎。
接下来,另有两人献了诗。
小公主还不懂具体什么是诗词,只觉得这些人念的字句跟她学的千字文有些像,见父皇这么爱听诗,又一个臣子献诗结束后,庆阳兴奋地站了起来,大声道:“父皇,我也会念诗!”
三岁小公主清脆有力的声音瞬间传遍了整座大殿,甚至还因大殿上方过于空旷回荡了几遍。
大臣们惊讶地望着小公主。
兴武帝也是一样的表情,随即捧场道:“是吗,麟儿给朕念来听听。”
庆阳见大家都在等着她念,仰起头,一字一字清清楚楚地诵读起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寒来暑往……”
小公主一开口,兴武帝与众臣都了然地笑了,原来这就是小公主理解中的“诗”,只是小公主背得认真,众人便配合地等着,等小公主背够了他们再继续吃席,却没想到这一等就等了好久,才三岁的小公主竟然流畅无比地背了大半篇《千字文》。
众臣的表情也陆续从守礼等待变成了惊讶、错愕。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当小公主清脆的声音终于停下,大臣们依然保持着安静。
庆阳瞅瞅父皇再瞅瞅大臣们,道:“父皇,我念完诗了。”
兴武帝保持着面上的云淡风轻,淡笑道:“念得好,可你知道你这诗都是什么意思吗,就好比‘既集坟典,亦聚群英’,如何解释?”
庆阳当然知道,她学的每一句先生都要考她识字与释义的。
小公主不假思索地解释给父皇听。
兴武帝扫眼傻眼的老二秦炳,再看向大臣们。
樊钟第一个跳了起来,震惊道:“皇上,小殿下这脑袋怎么长得啊,这么老长的一段,你打死臣臣都背不下来!”
几个武将附和着点头,其中就包括雍王。
武将夸得粗,文臣这边就很会了,以右相戴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