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自觉地排成两排,先在盆中的温水中,用香皂洗了手。然后一人拿起一个托盘,排着队打饭。
这托盘是宋喜雨的创意,柳木匠的手笔。托盘上放着两个碗,用来盛两个菜。托盘上还可以放两个馒头,还有一双筷子。先生早就教育过他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打饭的时候,可以随便添加,但一定要爱惜粮食,吃多少打多少,光盘光荣,不准浪费。
每天的午餐,还有一个汤。吃完饭,来上半碗汤溜溜缝儿,比自己家吃得都好,这生活也太幸福了!今天中午是萝卜丝汤,好像是放了碎碎的小鱼干,喝起来真鲜。
龚秀才一家三口,此时正在自己的屋子里吃午饭。精细漂亮的炕席上,龚夫人(县令夫人)已经放上了一张炕桌。那只叫“雪儿”的鸳鸯眼白猫,正揣着手卧在窗台上。看着家里的两个男人脱了鞋上了炕,龚夫人赶紧把饭菜端上来。
他们的午饭除了和学生一样的吃食,每天额外还有两个菜,这是雨宝安排厨房单独给炒的。今天一个是酸菜炒肉,一个是拌黄瓜凉菜。还有一盘子雨宝刚刚让人送来的大包子。他们一家的早餐和晚餐,则去宋家的大厨房,和宋家人一起吃。也就是多走几步的路程。这也是雨宝的细心安排。
吃罢午饭,龚秀才惬意地喝着茶水。这茶也是雨宝送来的,特别的好喝,他从来没喝过的那种。喝完了茶,他们一家还能在热乎乎的火炕上,眯个午觉。龚秀才对于目前的生活,简直是太满意了。
宋喜雨今天的午饭,是在果棚里和那二十个汉子一起吃的。这边的伙食也不错,胖婶他们包了萝卜丝油滋啦的包子。宋家的肥皂香皂卖得好,油滋啦自然每天都有,胖婶他们在宋喜雨的点拨下,一直在开拓着相关的吃食。比如说油滋啦拌葱、酸菜炖油滋啦、辣椒炒油滋啦、油滋啦花卷、油滋啦拌面……反正油滋啦这样的好东西,怎么做都好吃。
吃完了皮薄馅大的大包子,每个人又喝了一碗菠菜蛋花汤,宋喜雨这才把大家召集在一起,给他们讲解如何进行人工授粉。
汉子们看着宋喜雨手拿一支小巧的毛笔,在这朵花的花蕊处点一点,然后又到另一朵花的花蕊处点一点,都觉得很新奇。
宋喜雨就掰开一朵花,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