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转身看向北面,那里有许多低矮破旧的平房,不少人站在房前,打量着三线建设来的人和车队。
灰黑色的服饰,搭配着平房上的油毡纸、破瓦片,再加上烟囱里冒出的烟尘以及车辆卷起的尘土,在晨光下仿若云雾一般,使得北面的景象模模糊糊。
大家再转向东南,在金灿灿的阳光下,一道灰黑色的城墙映入眼帘。
那城墙又长又高,尽管砖石破旧,还有垮塌的缺口,但依然显得雄伟高大。
杜武妈妈告诉大家:“这个古城有五百多年历史了。”
李风顺好奇地问:“阿姨,山在哪里?”
“城的东北角有一座山,叫首山,看见没?”
或许是雾霾太重,又或许是晨光过于刺眼,大家都没看到那座山。
温和的阳光,徐徐的北风,让站在车厢上的人们解开了厚厚的棉衣。
灰头土脸的妈妈从面袋里拿出馒头和咸菜,招呼李风顺他们吃饭。
一辆辆装满人员和物资的车辆,卷着尘烟,陆续回到广场。
李风顺又朝东北角看了看,还是没瞧见首山。
这时,在袁国岭的指挥下,满载的汽车出发了。
李风顺乘坐的汽车行驶在最前面,同一节火车车厢来的高文革坐的汽车排在第二位。
过铁路时,李风顺扯着嗓子大喊:“高文革!”
听到声音的高文革也回应道:“李风顺!”
他们的声音饱含着炽热的情绪,穿透了铁轨旁呼呼作响的风声,传向远方。
过了铁路道口一千多米,一条河水拦住了去路。
这条河有五十多米宽,是由西、北方向无数条河、溪汇集到城边形成的。
它流经城郊,先经过西部,再转向南,然后往东流,最终奔流入海。
当地人把流经西面的河段叫西河,流经南面的叫南河,流过东面的则称为大海口。
河上有三座桥,两座是公路桥,一座叫南桥,一座叫西桥;在南桥和西桥之间还有一座铁路桥。
汽车穿过西桥,就算出了城,驶上了乡村公路。
车速加快,车尾卷起的黄土,让李风顺看不见后面的高文革,他喊了几声也没有得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