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己考上bj语言大学已经让全家骄傲了好久,可和北大比起来,简直是云泥之别。
中年妇女的笑容僵了僵,脸上的得意被冲淡了。
她原本还觉得自己女儿考上bj语言大学已经够风光了,可一听到“北大”两个字,bj语言大学的光环似乎瞬间黯淡了不少。
她之前还盘算着让裴瑜让座,好让自己坐到老李旁边继续显摆,可现在,她顿时觉得自己之前的念头有些可笑。北大学生可是天之骄子,哪是她能随便使唤的?
中年妇女赶紧堆起笑脸,语气里多了几分讨好:“哎呀,北大!那可是顶顶好的学校!小姑娘你可真厉害,你是哪个学院的啊?”
“经济管理学院的。”裴瑜的回答依然简短,摆明了不想过多炫耀自己。
机舱里的气氛因为裴瑜的身份瞬间变得融洽了许多。
在八零年代,北大学生几乎被赋予了所有美好的词汇:知识渊博、文明有礼、胸怀大志……即便有些北大学生未必完全符合这些期待,但在社会的高标准下,他们也不自觉地被塑造得更加理想化。
北大这两个字自带光环,象征着智慧与精英的巅峰。同在一个机舱,北大学生无疑是最好的旅伴,有文化、有素质,甚至能让周围的人有荣与焉。
一时间,乘客们看向裴瑜的目光里多了几分敬意。
只有中年妇女不太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她表面笑得热情,心里却暗自嘀咕:
这小姑娘真的是北大的学生,不会是吹牛的吧?
就算真的是北大的学生,谁知道她是不是通过家里的关系上的大学。
她又瞥了裴瑜一眼,试图从她的穿着和举止中找出些破绽,可裴瑜表现得十分低调,气质沉静从容,丝毫没有她想象中的“关系户”浮夸模样。
中年妇女不甘心就此打住,见女儿还沉浸在对北大的崇拜中,忍不住又接了一句:
“经济学院啊,小姑娘,你家里肯定也很支持你读商科吧,你的父母是商人吗?”周围的旅客听了这话,纷纷都投来好奇的目光。
裴瑜听出了她话里的试探,只是平静地说道:“家里支持是有的,不过选经济学院是因为我对它感兴趣。商科只是个方向,学什么都得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