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人,陈光良自然很熟悉,很坦然的去参加宴会。抵达时,才发现参加宴会的还有穆藕初。
穆藕初是老一辈的实业家、纺织家、慈善家,现在也开始从政。
三人坐下后,有人上简单的饮食,并没有铺张浪费。
总司令一开口便说道:“陈先生,我们盼望你很久了。我知道,你为了抗日救国,做了很多的事情,包括在后方开设制糖厂、酒精厂、纺织厂、食品厂,我更是听说,你一直资助汤飞凡教授,发明了青霉素,为我们国家争取到不少医药援助。这次,更是断然来后方为国效劳,你的精神实在可嘉,令人敬佩!今晚,我只请你和穆藕初老先生两个人吃便饭。穆老可以作证,你来后方做实业,要原材料有原材料,要人给你人,要政策给你政策!”
一席话,将陈光良听得有些飘飘然,幸亏他很快在内心冷静下来。
“总司令,我这次来后方,除了让现有的工厂继续马不停歇的开工,为抗战提供资源外;还已经向美国订购120辆卡车,准备从仰光交货,然后用于让滇缅路的交通更加顺畅。”
“这是好事啊,这样,我给你一道手谕,让你的车队畅通无阻。”
这个手谕,估计不是很管用,但有总归没有的好。而且陈光良准备抽空去云南一趟,拜访那边的云南王,争取得到军阀的支持。
不过,他还真不是为了赚钱。
“多谢总司令的支持!另外,我还有个想法,就是将我在后方、租界、香港的工厂,接下来所有的利润,组建一个慈善信托公司,用于抗战和救济,直到抗战结束。想请总司令为这个慈善机构,取个名字!”
在飞机上,陈光良就有了这个想法。
这几年,他凭借在租界的‘投机’,赚取了一两千万美金,抗战后的商业资本已经足够了。
而目前的所有企业赚取的利润虽然依旧很高,但对他已经没有那么重要,如今距离抗战结束还有五年时间,这些利润就拿来做慈善吧!
总司令和穆藕初都震惊起来,别的不说,他们可是知道陈光良在后方的三家工厂,那就是妥妥的赚钱利器。说实话,国民政府实际很眼红制糖厂、酒精厂,只不过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