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4)页
  若将这些人全抓到诏狱,牢房都不够用,且审讯这些大多有功名的人,能将锦衣卫们气死。
    不多时。
    曹威也搜集到了赵承砚的基本情况。
    赵承砚,顺天府宛平县人,农户,现年五十九岁,父母已逝,未曾婚配,租住于崇教坊方家胡同,靠经营一个流动书摊为生,今年参加乡试,未中……
    曹威将这些情况整理成文后,连忙奔往了禁中。
    ……
    近午时。
    文华殿内,小万历正在批阅奏疏。
    沈念站在一旁记注起居,兼或为小万历答疑解惑。
    就在这时,忽闻曹威请见。
    小万历以为已抓到了那个造谣者,当即大喜,道:“宣曹威!”
    曹威快步入殿,面色严肃,然后便将赵承砚尸谏之事道了出来,并呈递上了赵承砚的绝笔信。
    “陛下,此事经由顺天府夫子学子之口已然传开,诸多书生士子自发前往顺天府文庙悼念赵承砚,想要压下去,降低影响,恐怕是行不通了!”曹威汇禀道。
    小万历眉头紧皱,想了想,道:“宣三位阁老与礼部尚书马自强!”
    随即。
    小万历习惯性地将赵承砚的绝笔信递给了沈念。
    沈念看完后,微微皱眉。
    赵承砚这番行为,显然是预谋为之。
    他先是伪造登科录贴于文庙东墙,然后又在读书人聚集的天圣寺撰写题壁诗,目的就是引起京师读书人的关注,将此事闹大,让更多人站出来抨击当下的科举不公。
    他知晓,若只做这两件事。
    待朝廷抓住他,给他扣上一个“因屡次落榜,心生怨恨,故而诽谤朝政”的罪名,此事就能平息。
    故而,他选择了尸谏。
    从绝笔信的字里行间,沈念看到了赵承砚的无奈,看到了他对当下科场弊病的恨。
    或许有屡试不中的原因,或许有轻生博名的原因。
    但赵承砚所言的关节贿赂、冒籍跨考、鬻牒纳粟,确确实实是发生在底层的真实情况。
    此事若不能妥善处理,明年三月的会试可能会爆发出更大的矛盾。
    不多时。
    张居正、吕调阳、张四维、马自强四人来到御前。
第(2/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修仙从洞察天机开始三千世界:从奴仆成就武道帝君唯我道我在异界种田封神负鼎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穿书校园,我癫亿点怎么了?重回70:囤满物资,替妹下乡!无敌道医这个妖师有点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