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6)页
在,但并未发现有人真正操控科考。”
    “民间书生所言的考院暗道、飞鸽传书、私藏夹带、冒名参试……还有所谓令誊录者或阅卷官看的别字暗语,纯粹是那些受贿官员宦官为骗取钱财,私自杜撰,这一系列行为根本无法成功。”
    “那十二名冒籍跨考者,一旦参加会试,也绝对会被发现。”
    “故而,臣等将此科场舞弊事件,定义为某些贪赃枉法的官吏宦官,为谋私利而进行的一场以职诈骗行为,而非操控科考,当下的科考制度还是能有效杜绝徇私舞弊,算是公平公正的。”
    “至于赵承砚所言的两位阁老之子已内定为一甲,实属荒缪。还有‘榜上尽是山西籍’之说,只是因为两位阁老都要避嫌,依照惯例张阁老将会成为主考官,故而有人以此杜撰谣言,引得百姓仇视朝廷。”
    ……
    “嗯?”
    听完陈瓒的讲述,沈念有些不可思议地抬起头。
    不愧是都察院,与内阁一样,皆是以大局为重,为了朝廷形象,直接将这样一场科场舞弊案,定性为:官员胥吏以职诈骗案。
    如此定性,意义截然不同。
    科场舞弊、操控科考,意味着科举不公,有钱便能入仕。
    但以职诈骗,那些行贿的举子就由受益者变成了受害者。
    简而言之。
    前者是:受贿的官吏宦官拿钱办事、操控科考,被不公正对待的是绝大多数正常参与科考的人。
    后者是:受贿的官吏宦官拿钱不办事,那些行贿者成为了受害者,而科考对大多数人依然公正。
    前者的危害性远远高于后者,朝着后者引,俨然是为了科举稳固。
    沈念细细一想。
    突然觉得这样讲也算合情合理,毕竟明年的会试还未曾发生,朝廷还能够亡羊补牢。
    随即,张居正站了出来。
    “陛下,经内阁商议,为避免关节贿赂之事在京师及地方州府出现,可增数条科举法策,从严从重!”
    “针对考生舞弊,直接削除功名,终身禁考;针对考官受贿,直接罢黜官职,贬为庶民,且永不叙用。针对代考、泄题者,直接流放边疆,连坐亲属;针对帮助考生舞弊的商人,可以十倍利惩之……”
    “为减
第(3/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改修无情道后,师尊剜心跪求我回头提离婚时,被老公按在墙上亲官场那些事儿冷她十年,心死嫁人他却疯了不孕还出轨!我带女儿改嫁前夫表哥赶我出家门,祖陵崩了你们哭什么?大楚第一赘婿重生:官场传奇懒人修仙:我靠躺着就超神无敌归来后,我杀尽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