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6)页
折算成银两,百姓只需缴纳一笔银两,便可得自由,亦能提高税收效率,实乃百姓之福,朝廷之福。”
    “所谓的江北田亩收成少,难以实现交税公平,只是因一条鞭法对江南之利高于北方,而不能言对北方无利,北方徭役沉重,此举亦可减免江北百姓之徭役,利江北之民甚于江南之民。”
    “所谓的江北商贸不兴缺银两,难以缴纳税银,此乃北方重农、南方重商所致,也确实会导致物贱银贵,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应是废弃一条鞭法,而是朝廷应想办法令北方的商贸兴起,让北方不存在物贱银贵的情况!”
    “所谓的徭役过重,百姓逃亡,有人为凑银纳税,鬻田宅、质子女,那是因一些地方官员施行一条鞭法不当。收取税银后,还欲加派或预征,更有甚者,为贪墨公财,滥收税费!此乃地方官员施行法策不当之错,非一条鞭法之错。”
    “朝廷要求施行的是一条鞭法,地方官员施行时则是条外有条,鞭外有鞭,甚至不啻十条鞭,此为一条鞭法之罪乎?”
    ……
    沈念一口气反驳完了光懋主张南法不宜北行的三大缘由。
    简而言之:
    江北不宜施行一条鞭法,实因江北民穷少商,此非一条鞭法之过,实乃当下北方民情所致。
    当张居正听到那句“条外有条,鞭外有鞭,不啻十条鞭”的总结后,甚有共鸣。
    法是好法,策是好策,然就是被下面的贪官污吏执行歪了。
    这才是根结所在。
    自古以来,新法失败也大多是因如此。
    这一刻,很多官员突然感觉到,沈念与光懋的对话,就像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一般。
    二十来岁的沈念是老师,四十来岁的光懋是学生。
    沈念虽然年轻。
    但话语中带着一种批评、训斥、不容置疑的强硬态度。
    气场完全碾压光懋。
    光懋有些不服气地说道:“沈编修,你纯属纸上谈兵,当下山东诸官反对为实,民间百姓反对者甚多亦为实,如何解释?”
    光懋之所以敢如此上奏。
    是因看了山东官员的奏疏,是因他了解到了山东百姓反对的实情。
    沈念不屑一笑。
    “光给事,这正是我接下来
第(3/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帝少小妻又闯祸了诸天皇帝聊天群综影视:女配有了金手指出狱人间无敌,你们高攀不起!周律师,夫人又来敲竹杠了大叔绝嗣?我挺着孕肚上门辟谣离婚后,前夫哥追悔莫及狠虐落魄前妻,他怎么敢呀古医天骄,我以病为刀变成吸血鬼,我能吸收同类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