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钱我交给月儿了,什么时候想买,你就什么时候买,咱家不缺钱,且都是正经来路!”顾东易无比霸气地说道。
……
片刻后,众人围聚在餐桌上,开始吃晚饭。
因小言澈的存在,大家有说有笑,话题几乎离不开他,一顿饭吃的甚是热闹。
沈念向沈尧山、顾东易都倒上了酒,讲述着近日朝堂发生的一些事情。
沈尧山与顾东易如当下诸多商人一样,对朝堂的各种政策甚是了解,与沈念聊的有来有往,都甚是开心。
这顿晚餐,足足吃了大半个时辰。
……
饭毕,小言澈睡后。
沈尧山、顾东易与沈念来到了前厅旁的茶室。
顾东易面色认真看向沈念。
“贤婿,我们来此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想要告诉你。”
沈念顿时抬起头来,顾东易很少用如此认真的语气对沈念说话。
“我与你父亲准备在年后,将生意转移到北方,准确来讲,是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一些商贸不太繁盛的地方。”
“啊?”沈念有些不理解。
顾东易的生意主要是丝绸、瓷器与茶叶,沈尧山的生意主要是书籍印刷、笔墨纸砚、琴棋书画之类。
这类生意,明显在江南更易发展,且二人已在江南稳住了生意,只要不出意外,生意定然会越做越大,而转移到北方,变数就大了!
顾东易解释道:“自朝廷开始在福建丈量田亩,试行一条鞭法后,我们便看出,北方需要商贸来振兴,需要更多商人去经营建设,仅凭田地之策,只会让更多百姓成为流民,我们想将北方的商贸做起来,吸引更多商人前往北方,也想扭转一下世人对商人的看法……”
“如今,我们已经赚了不少钱,该是为天下百姓做些贡献的时候了!”
沈念没想到顾东易竟然有如此“济世救民”之想法,不由得肃然起敬,立即站起身来。
“岳丈大人心系民生,实乃儒商仁商,请受小婿一拜!”
“不用拜,此主意是你爹想的。”顾东易开口道,他心里还是很敬佩沈尧山的,且不得不承认沈尧山的境界比他要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