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室内。
周王朱在铤经由殷正茂的一番“实言相告”后,意识到朝廷真有可能要拿周王府开刀,不由得有些急了。
“太祖、成祖皆有言,皇帝应亲睦九族,隆亲亲之恩,令宗社永有盘石之安,亲藩同享无疆之福,难道陛下会……会违祖制?”
朱在铤将朱元璋与朱棣曾制定的祖宗成法搬了出来。
殷正茂轻捋胡须,道:“王爷,您只记得朝廷要对宗藩好,却忘了藩王也须尽君臣之义。”
“近年来,朝廷被宗藩所累,国库缺钱,宗禄难给,您应是知道的。”
“当下,周王府藩田已占开封府近三成,若再有数载,恐怕开封府就变成了周王府。”
“您想一想,类似‘中州地半入藩府’、‘惟余芳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帝子家’的话语传到陛下耳中,陛下是体恤宗藩,还是觉得宗藩已成地方之害呢?”
朱在铤犹豫了片刻。
“本王愿倾力配合河南丈田之事,并督促河南其它宗藩也倾力配合,总可以了吧!”
倾力配合。
代表着不匿私田,不令他人将田地放在周王府名下。
这对周王府而言,已是不小的损失。
殷正茂微微摇头。
“在河南丈田之初,王爷若如此做,陛下定然高兴,朝廷定然嘉奖,然当下却不行。此次朝廷丈量田亩是下了决心的,所有侵占掠夺之田,都应还民!”
“王爷若想周王府不被假丈田亩之事所累,臣建议,主动捐田赐民。”
“至于能捐多少,还请王爷您来定夺。当然,王爷若不愿为之,臣将河南众省官的口供呈递京师即可,到时就看朝廷会如何处理了,恐怕到时不是捐田,而是抄田了!”
捐田赐民。
可比“阻碍新政,勒令退田于民”的名头要好听多了。
朱在铤面带无奈,咬牙说道:“周王府……愿……愿捐十万亩良田。”
听到“十万亩”,殷正茂微微撇嘴,道:“王爷,您就当臣今日未曾来过吧,告辞!”
说罢,殷正茂起身就要离开。
“殷部堂,十万亩不少了,周王府要养的人实在太多了,本王也有难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