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
二甲的五十七名进士名单念完后,剩下的进士们不由得皱起眉头。
一甲、二甲、三甲,差距非常大。
一甲第一名,直接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一甲二名与一甲三名,直接绶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而二甲与三甲进士,需先到京师的各个衙门中观政,学习刑名律令,至少半年,然后才会被陆续授官。
二甲,可在京师任六部主事或外出任知州;三甲,大多是任知县、评事、博士等。
起点明显要低一些。
而这个差距,有时用十年都难以弥补。
除非。
除非能像沈念那样成为一名能留馆的庶吉士。
很快。
三甲的名字也陆续念出,足足到午时,三甲名单才念诵完毕。
然后,顺天府官用伞盖仪从送状元回家,其它人则各回各家,准备明日的恩荣宴。
这就是第一名的待遇。
状元,注定是要名垂青史。
这一届的进士登科录,其别名也会被称为:沈懋学进士榜。
这一日。
对京师的百姓而言,无疑是欢腾的一日。
因为又有四百多人通过科举,逆天改命,获得了官身,这也将激励着更多读书人为入仕途而努力。
而此刻。
礼部与翰林院负责本届会试、殿试、放榜的官吏们都被批准,回家休息了。
最近,他们累坏了。
明日,他们也将参加恩荣宴,然后接受小万历的奖赏。
张居正与吕调阳知晓各自儿子的名次后,都是淡淡一笑。
他们已经满足了。
若真冲到一甲三名,他们必然还会被无数书生士子质疑,甚至这种声音会传到野史中,称他们操控了科举。
这种野闻,百姓向来是喜欢听且绝对会信以为真的。
……
近黄昏。
小万历收到了户部尚书殷正茂的查案奏疏与河南宗藩周王朱在铤递交的捐田于民奏疏。
殷正茂在奏疏中称:他已查明,河南假丈田亩之事非祥符县之事,而是河南自巡抚以下的省官们为个人仕途,为巴结宗藩,而阳奉阴违,合谋的一场利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