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川把买鸡的事告知了村长,要杀好的鸡而且毛拔干净,收购价是一斤十一文。村里人听到这个价钱都乐的高兴,虽然这是拔了毛的,但镇上卖鸡卖不到这个价。
村里人都是老实厚道的,江大川并不担心大家会糊弄自己,况且还有村长在其中监督。江大川把这活儿交给了村长的大儿子赵天宇来做,赵天宇负责收鸡验鸡,并且把县里要用的鸡送去,一次是五十文的工钱。
赵家上下是喜悦的,一个月少说也能运个五趟,这样一个月也能有二百五十文进账。不是说不能一次性运完,是江家有要求一次最多收十只鸡。言氏信里说了鸡要尽量做到新鲜,所以一次性不敢要那么多鸡。每次收十只鸡,县里那边送六只,镇上的摊子用四只。
“看来江家真的是起来了。”赵大泉看向自家儿子,话语中带着些羡慕和欣慰。
“江家真的不一样了。”赵天宇看向家里的几只鸡,因为自己担了这份活儿,这一次便没有收自家的鸡,而是先收了村里其他家人的鸡。
只是村里养鸡的一共就十几户,而且每家养鸡的数量不多,赵大泉想着还是要让村民们把鸡养起来,就算以后江家不收鸡,自己作为一村之长也会出去给大家找买家。
看着江家把日子过起来还想着拉拔村里人,赵大泉心里那股子热乎劲儿也越来越上头,这个年纪可不就好是去拼的年纪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