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6)页
    在大唐盛世的辉煌篇章中,唐太宗李世民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成为了千古传颂的明君典范。然而,即使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帝王,也面临着诸多复杂而棘手的难题,其中就包括这回如何处理诈抚突厥颉利可汗的事。
    放虎归山,绝非唐太宗李世民的行事作风。在他的理念里,除恶务尽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这才是战略天才李世民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突厥颉利可汗虽在战场上败给了大唐,但其实力并未完全耗尽。若此时心慈手软,放他一马,让其有机会重整旗鼓,休养生息,日后必将成为大唐的心腹大患。李世民深知,突厥一直是大唐北方边境的巨大威胁,一旦让其死灰复燃,不仅会破坏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还会给大唐百姓带来无尽的灾难。因此,从战略的高度来看,绝不能让突厥再次崛起。
    然而,此事又极为敏感,关键是不能明说!毕竟此次所派遣去和谈的唐俭,也是两朝老臣,一直为朝廷效力,忠心耿耿。唐俭此次前往突厥,本是带着和平的使命,若此时突然改变策略,趁机突袭突厥,不仅会让唐俭陷入险境,也会让朝廷的信誉受损。而且,此事若是挑明了是他的意思要这么做,这对于他自己的声誉也着实颇有影响。李世民一直以仁义之君的形象示人,若此时背弃和谈的承诺,天下人会如何看待他?一旦处理不当,会被天下人视为出尔反尔、背信弃义之辈,这将严重损害大唐的威望和形象。
    周围回纥、土谷浑等国又会怎么看自己?他们会不会因此而对大唐心生忌惮,甚至联合起来对抗?大唐虽然强盛,但周边的这些国家也并非弱小,一旦他们联合起来,对大唐的边境安全将构成巨大威胁。李世民深知,维护周边的和平稳定关系对于大唐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若因一时的决策失误而引发周边国家的敌意,后果不堪设想。
    朝中的老臣们又会如何看待自己?会不会认为朕行事残忍,不顾念旧情?朝中众臣大多是跟随李世民多年的老臣,他们对李世民的为人和行事风格有着深刻的理解。但此次事件的复杂性超出了常规,若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引起朝中大臣们的误解和不满。他们会认为李世民违背了仁义之道,甚至会对李世民的决策产生质疑。这不仅会影响朝中的团结,还可能引发朝政的动荡。
    这一
第(1/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逗比师妹,癫遍整个修仙圈诸天影视从四合院开始长生仙路弃女重生杀红眼,全侯府跪求饶命精灵,可我是个培育家啊感觉火不了的重生文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三天大,成了绝世剑仙童养夫重生乌鸦,无限进化至世界最终天域丹尊苏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