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纺织品专业则把现成的原材料取样检测分析。
根本没有谈报酬的恶习,这都是上级单位交来的任务,必须战天斗地的立刻完成。
更对能够学习国外先进自动化设备设计工艺、新型材质面料研究感到非常开心。
八十年代的高校就有这么质朴。
到处都是火热的激情。
下午更有市内几个棉纺厂、纺织站的行家被主管部门叫过来交流确认。
其实最大的难点确实就在石化衍生品的无纺布,某种意义上也是种“塑料”。
这机器卷进去后,裁切成片的工序里,有用金属铡刀顺着形状沿边,带着高温给压边穿刺。
就像邮票打孔似的,这点高温就把上下两层的无纺布融了点封住。
等于是沿着边缝合好,直接成品。
大家一边啧啧进口先进设备的了不起,一边齐心协力的想办法。
最后确认先用几种纯棉纺织品替代试试看。
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棉纺工业基地,这方面还是有自己的产业基础。
纯棉纺织品在高温下也能勉强粘合,反正这玩意儿也不用多久。
至于中间的填充品反而最简单,有无数种替代方案,难度也就仅仅是能把这玩意儿卷起来上机器就行。
争取一周内就开始试投产,如果能行再一台台仿照增加设备。
东升公司只管付钱就行,钱不够就给贷款。
花多少钱是让卫东自己决定,贷款也基本上是免息,大开一切绿灯!
而且官方半点什么要股份之类的思路都没有。
当然反过来说,搞砸了也是让卫东自己承担。
体制内的所有人都很精准的站在自己职权范围内,不会越雷池一步。
起码没有任何人想脱离铁饭碗来这家公司任职。
让卫东和沈翠月站在空荡荡的“厂房”,看各方热火朝天的干起来,就没他们什么事儿了。
最后到几十米外的后门外路边租了个空房,每月二十块钱,晚点就能派几个人手过来协助沈翠月开麻辣烫、守着车间。
让卫东还是大概清楚:“只要搞定了材料,其实这一台机器不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