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友谊来的就是快,他们来到这里还没多少天,哈斯和演胖墩的那个小演员就和当地的小孩子们打成了一片。
王景明也终于知道了电影不是那么好拍的,就算是准备了很长时间,拍嘎子和胖墩打架的镜头也不是很顺利。
小演员没有经验对于谢导演的要求体会不到,拍出来的效果不能达到谢导演的要求,没办法也只能是一点一点的磨。
就这么一个打架的场景整整拍了一个星期还没有拍出来。
王景明都有些着急了,不过谢导演和金大生却一点也不急很有耐心的样子,看来拍电影就是这样一分钟的电影需要成千上百倍的时间拍摄,是急不得的。
其实谢原导演内心也很急,但是他不能表现出来,要不然会给小演员太大的压力,那样反而会起反作用。
之所以最先拍这个小孩打架的场景就是为了让哈斯尽快的进入到状态,尽快进入到嘎子这个人物角色之中。
急是不能急的,只要哈斯找到了如何表现嘎子的这个人的感觉那么以后就要容易多了。
从一开始刚来到白洋淀,他就让哈斯和当地的小伙伴们打成一片,就是为了让他找这种感觉。
好不容易经过了半个月这段剧情才一点一点的磨过去,哈斯终于有了一些感觉,谢导演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取得了开门红之后,电影就按照进度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拍了下去,当然在拍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比如说哈斯骑马爬墙上树上房这样的东西他特别的擅长,表现的也非常好,不过他脸上细微的表情就有些缺陷了。
比如要体现嘎子那种打架输了咬人,挤眉弄眼等各种童真的表情他就非常不擅长。
谢原导演很有耐心,他知道嘎子这个角色是这个电影中最重要的,其中他特有的性格也是画龙点睛之笔,这里不能凑合。
他就一点点的磨,一个表情一个表情的教,学会一个拍摄一个。
同时演嘎子奶奶的演员也和哈斯在培养感情,除了拍摄电影平常在生活中她也特别照顾小哈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