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麻烦事一大堆。
就在赵俣做最后的交代之际,李琳找到了赵俣,她主动请缨道:“教臣妾陪官家亲征可好?”
老实说,要不是李琳怀孕六个月了,赵俣真想带上李琳,毕竟,她在军事方面的见解,跟这个时代的军人可不一样,而且赵俣这次带了三支李琳亲手打造的神机军,兴许在关键时刻,李琳能力挽狂澜呢?
李琳也知道她的问题出在哪,她对赵俣说:“臣妾听闻,官家此行,所乘龙船,长九丈三尺,宽一丈九尺;所乘銮舆,前为重轩,后为寝室,以便偃息,傍翼两庑,凡用卒三十二舁之。所乘大辂,八马,高二丈七寸五分,阔一丈五尺。臣妾只求一尺跪地即可。”
李琳这话翻译一下就是,赵俣此行,不论是坐的船,还是坐的轿子,亦或是乘坐的马车,比后世的房车都大、都豪华,给她一个跪着的地方就行。
赵俣照着李琳的额头上敲了一下:“跟朕施苦肉计?”
李琳可怜巴巴地看着赵俣,满脸乞求之色。
李琳就喜欢打仗,她做梦都想当一个职业军人,如今好不容易有接触战争的机会,她怎么可能甘心因为怀孕了就不去?
赵俣是知道李琳的愿望的。
而且,老实说,赵俣出行,肯定不会遭罪,路上李琳也应该不会有事。
怕只怕,万一赵宋王朝打败仗,撤退时,李琳这身体情况,不太好跟着逃命。
要知道,赵光义战败时,可是什么都顾不上,最后自己弄个驴车孤身回来。
虽说赵俣有神机军,对手又是耶律延禧这个史上一等一的大昏君,赵俣多半不会像赵光义那样惨败,但《孙子兵法》有云:未虑胜先虑败,未虑得先虑失。
按照这个逻辑,赵俣真不应该带上李琳。
可望着李琳那双闪烁着坚定与渴望光芒的眸子,赵俣的心不由自主地软了下来:“若是……”
李琳立马接话道:“若是臣妾不幸落到敌人手上,臣妾绝不苟活,教官家受辱!!!”
赵俣真不是这个意思。
可现在说这个已经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