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先生,不知您和令郎打算在石湾县盘旋多久?这排水设施动工至少需要半个月,会不会耽误你们归家?”
梁栋宇迟疑着看向儿子。
梁越是一根筋的性子,只想实现脑子里的种种设想,有机会就不会放过,平时呆板的脸上此刻竟迸发出难得的活泛光芒。
梁栋宇选择暂时忘记几日前催他们回家的家书,睁眼说瞎话。
“无妨。左右石湾县的海港冬日不封冻,腊月前出发都来得及。”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当天,三里河庄子上的所有人都听说了个新消息。
继在沼泽地里挖泥巴制肥、挖池塘养鱼、种莲藕、养鸭之外,他们的女东家又要对沼泽地下手了,且这次动作更大,目标更为宏伟。
“啥?要把水抽出去,然后种东西?可,水要往哪流呢?那边地势低,不会倒灌回来吗?”
“说是用水泥筑堤,然后把水拦在外面,再装个闸门,要用时再打开往里灌水——就跟咱养鱼的池子一样。”
“嗬!那得用多少水泥啊?东家不愧是东家,真是财大气粗啊~”
“这你可羡慕不来。东家可不单是不差钱,这事还得有脑子才能做……你想想,那底下的烂沼泥都沤了多少年了,就算把水抽走,怕是也不好种。家里的菜地,浇多了水还容易烂根发臭呢。等着瞧吧,东家肯定还有后招。”
“要是东家真能把沼泽地变水田,这么大一片地全种上粮食,秋收时能多收多少粮食啊?天呐~”
大部分人只好奇议论几句,个别心思灵活的已经在悄悄联络牙人买沼泽地了。
其中,管着改良纺车、织机作坊的于高就是典型。
丈人丈母娘太厉害,两人加起来短短时间就挣了百来两银子,石湾县房子又不贵,买了足够一家人住的小院子后还剩了不少,日子过得很滋润。
有些人眼红,私下就会说于高吃软饭。
于高虽然没为这事对家里人有意见,但,作祟的男性自尊心还是激励着他决定靠自己挣更多钱。
这次就是个不错的机会。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