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4)页
    秦朝的县分为三种。
    县、道、邑。
    县是普通的县城,管辖着大秦郡县制的县里民众。
    道是设置在边疆的县,如陇西、巴蜀等边疆地区,管理夷狄等少数民族,通过引导和疏解推进少数民族的秦人化。
    邑是皇室设置的陵邑,秦始皇在修建骊山陵时,设立丽邑,目的是为陵墓工程提供人力、物资支持,并保障陵园的长期维护。
    “迁徙山东六国的三万户到丽邑。”
    芷阳县以北的直道上,一辆带厢轺车行驶在平坦的直道,前往骊山邑也就是丽邑赴任的秦越人,接到邮人送来的一个惊人消息。
    秦始皇下令,迁徙三万户填充骊山邑的人口,正式成为一个县邑。
    骊山传舍等周围数县的大片土地,也划分给了骊山邑,很快成为仅次咸阳的县邑。
    尊贵程度又不亚于咸阳。
    咸阳是京县。
    骊山邑是始皇帝的陵邑。
    “不对吧。”
    秦越人翻开竹简,看到了官寺的印章,知道他再次影响了历史。
    “提前迁徙了山东六国的人口。”
    按照历史的进程,嬴王政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迁徙三万户到丽邑。
    现在是嬴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提前了九年时间,迁徙山东六国的人口。
    “看来”
    秦越人笑了:“六国旧贵族要提前受罪了。”
    始皇帝首创的陵邑制,目的是把六国旧贵族从经营了一代代人的城池,迁徙到陵邑,大大降低六国旧贵族的影响力。
    避免叛乱的同时,也能方便郡县制的推行,以及秦朝官吏的统治。
    秦越人已经是骊山邑的狱曹令史,掌管数十万刑徒的司法审讯,所以收到了邮人送来的公文。
    上级官寺要求秦越人在六国旧贵族迁徙期间,处理好各种矛盾,免得闹出来不必要的麻烦。
    “前往骊山传舍。”
    秦越人想了想,直接带着狱吏去找一个人,心底说不出的欣喜。
    “项庄啊项庄,你这次跑不掉了,老老实实成为我的手下。”
    一辆带厢轺车停在骊山传舍的门口。
    秦越人故地重游,看着熟悉的
第(1/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我靠务农成功入编被困女子监狱五年,出狱即无敌大宋:你不写出师表,朕怎么守家?男五号剧本拿回家后,总裁老婆她变了水库还有美人鱼?钓鱼佬也都疯狂谁懂啊?不近女色的总裁求着要亲亲手握盲盒系统,废材逆袭修仙天才剑道封神重回社会,我亦是无人敢得罪的存在快穿以后,我遇见了大明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