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好些连陈三都不认识的老亲,也不知打哪得的消息跑了过来。
往常,陈三就算挣了再多钱在这些人眼里也是上不得台面的小商户,谁能想到他摇身一变会成了五品官呢,还是皇帝老爷亲封的。
就连于阁老说起这事来也是连连赞叹:“陈理事还真是个有运道的。”
于三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都是排行老三的,陈家那老小子也太走运了。这会又听到老爹赞他,不免酸道:“又不是正儿八经科举出仕的,日后这官能不能做下去还不好说呢?”
于阁老一眼就瞧出了儿子的小心思,脸色不虞:“你就这点气量,看不得人好?怪不得读了这些年的书一点长进也没有!是不是科举出仕的有什么关系?他这官是万岁亲赏的,旁人就是想使绊子也得掂量掂量。除非万岁爷亲自撸了他的官,否则他这官能做到老。”
于三一下听到了漏洞:“那岂不是这辈子想升迁都难了?”
于阁老虽然恨儿子不争气,但还是忍不住教导一番:“便是不升迁,人家也是五品官了,有多少进士出身的一辈子只熬个七品翰林的?官职再低,陈家也已经是转换门楣了。”
说着又拿眼觑了于三几下:“你如今白身一个,也好意思看低别人!”
这话于三听了好多年,原本也不觉得是个事了,今日又被老爹提起却有些颇不是滋味。连往日他瞧不上的商贾都做了官,自己要是再不努力,过几年等玉宽那小子考出来,只怕两家差距会越来越大。
想到这里,于三也顾不上说酸话了,乖乖回屋看书去了。
他这回受了刺激,是真的下了决心,不但推却了一应宴请应酬,甚至连家里的差事都交了出去。
三奶奶安氏见他难得上进一把,只有高兴的,浑然不在意那点子微末油水。倒是趁着这个由头,把丈夫几个没生养的通房都打发了出去,美其名曰“不让她们打搅三爷上进”。
于老太太虽然觉得儿媳醋性有点大,但也确实想看着儿子有长进。何况这是儿子的房里事,她不好插手,不管那几个通房如何找人求情,也只当做不知,任由安氏处置。
看到一向贤良大度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