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漕运这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但也赋予了他丰富的见识和沉稳的气质。
只见他大步走到那漕工身旁,伸出粗糙且布满老茧的手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语重心长地说道:
“兄弟,你呀,眼光可别只盯着眼前这点事儿。”
“这去京城修路,虽说和咱们大半辈子干的漕运不一样,可这是朝廷下的令,你我岂敢违抗?”
“更何况之前官老爷不是说了吗?去了京城之后,每个月都有一两银子,还管吃管住!”
“咱们在这漕运上干活,虽然明面上也是一个月一两银子,但真正能到咱手里的,其实也就七八钱银子。”
“而且这钱还不是每个月都有,你再瞅瞅如今这漕运,河道时常堵塞,商船往来越来越少,生意一年比一年难做。”
“说不定这修路就是老天爷给咱指的一条新出路,能让咱过上好日子呢!”
年长漕工的这番话,就如同在平静如镜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石子,瞬间激起层层涟漪。
原本满脸疑惑、神色犹豫的漕工们,脸上的表情渐渐发生了变化。
他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
眼中原本的迷茫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憧憬。
几天之后,东宫。
清晨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户,轻柔地洒在床榻上。
因为今天不用上朝,所以朱慈烺难得睡了一个懒觉。
悠悠转醒之后,朱慈烺先是伸了个懒腰,然后这才起身洗漱了一番。
简单的用过早膳之后,他身着一袭宽松的常服坐在案几前,思索着今天要做点什么。
可突然就在这时,马宝匆匆来报。
“太子爷,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李大人求见,说是有很重要的事情通报。”
嗯看来今天又有事干了!
随即朱慈烺道:
“让他进来!”
马宝赶忙一溜烟的离开了,没过多久,李若琏便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
见到朱慈烺后,李若琏赶忙拱手行礼。
“臣参加